“如人种谷,岁岁种谷,宁有绝不生时否?”那先比丘问弥兰陀王:稻谷代代生长,同时维持内外在条件不变,这样,它会有断绝的时候吗?

弥兰陀王回答:只要年年种,栽种得法,谷粒就会生生不息。

在这样生生不息的因缘中,最重要的因缘就是“变化”。种、芽、叶、花、茎、实,一直在变化。“变化”是成长的重要因子。

于是那先比丘接着说:“人生亦如是,展转相生无有绝时。”

那先比丘又举一例:譬如“鸡生卵,卵生鸡,从卵生卵,从鸡生鸡”,这里举的例子是动物的成长。同样的问题:如果卵不会变化,能够生出鸡仔来吗?不会。

以稻谷为例,生生不绝的助缘有内在、外在因缘,内在因缘指的是物种本身的“基因”,也就是俗称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是稻谷的基因就能结出稻谷;而外在的因缘是阳光、空气、土壤、风、湿度,此外,还需要空间,所谓“栽种得法”,有经验的农夫在播种时,一定会留意稻种的间距,他熟稔每一棵之间需要多大空间,才不会影响稻谷成长、养分吸收,以及开花结穗。

这就是生命的奥秘!生物界的动物、植物要能生生不息,需有内在、外在的成长因缘;人界亦然,以空间距离来说,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彼此距离太挤压,也会影响常态生长,严重者或可造成人格或性格扭曲。

然而,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与动物、植物不同的地方在于意志、思想。

也许上天给我们的环境与基因不如你意,但生命的窗口也开了一扇窗:成长的基因里面有“变化”的必然。

“触境”是变化的机遇,生命前景如何勾勒描绘,个人是可以抉择的。

文章出处:悟因法师谈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经的启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3_1-17:3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