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对于“命运”,真的是既好奇又无奈,无奈者抱着宿命论任由上天安排,好奇者总想透过命理、占卜、星座一窥先机。
其实,除了这些外在的因缘,何不返归询问自心?
佛陀一生说法非常多,最为世人熟知的是“因缘观”、“缘起观”,其中十二因缘(1) 讲众生生命的轮转,说它像连环扣,一环接着一环扣得死紧。但是佛陀也告诉我们,十二因缘的环扣不是不可解。因为,它们每一个的生起都是“缘生法”。
“缘生法”,意思是由于某些因缘凑合而生,因此,只要让各种因缘条件不凑合,这十二因缘的锁链就可以断裂,无止尽的轮回也就可以终止。
其中,在十二因缘里头,一个很关键的语词,就是“触”。
“触”这个字,在佛教的用语是一个“心所”,这个心所的生起,就如其名是由于一种接触──“根”与“境”的接触。
因此,“触”这个字,在原始佛教经典《杂阿含经》提出说明的时候,最简要的解释是这样说:“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
这一连串的心、心识的运作,所谓说时迟那时快,同样的色境,两个人同时看到,两个人两双眼,结果可能大不同。
“人”的弹性度是很大的,从“触”生起到“决意”,其中有认知、感受、想法,瞬息万万,所以命运转变的枢纽就从“触”开始。
文章出处:悟因法师谈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经的启示-105.10,影片VIDEO_TS-9(第9片光碟)VTS_01_1-17:00-17:29。
若善若不善,业果皆决定,自作业自食,皆为业所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