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起
每一颗心,必然有某一种感受生起,
因此
每一颗心,必然有某一种感受(生起), 因此,“观感受”全然可持续不断地修习, 从巴利文“satipaṭṭhāna”译成泰文, 我们及时地知道,它就会灭去, 持续不断地看下去,接下来心就会做总结。 快乐生起,看的瞬间,就灭去了, 痛苦生起,看一会儿,就灭去了, 不苦不乐只是临时地存在,也会消失, 在能如此界定时,便已开始开发智慧, 快乐生了就灭、痛苦生了就灭、 此乃针对“身体方面的感受”而言, 挣扎着想让心宁静、安住,那可不容易了。 “苦”与“觉知苦的心”也是同步生起, 他们是同步生起的,一直都是同步进行的
如果比丘依止欲而得到定、得到心一境性,这被称为‘欲定’
“比丘们!如果比丘依止欲而得到定、得到心一境性,这被称为‘欲定’。 他为了未生起的恶不善法之不生起而生欲,努力、生起活力、尽心、勤奋;为了已生起的恶不善法之舍断而生欲,努力、生起活力、尽心、勤奋;为了未生起的善法之生起而生欲,努力、生起活力、尽心、勤奋;为了已生起的善法之存续、不消失、增加、扩大、圆满修习而生欲,努力、生起活力、尽心、勤奋,这被称为‘勤奋之行’。 这样,这是欲,这是欲定,这些是勤奋之行,比丘们!这被称为‘具备欲定勤奋之行的神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