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计划预计翻译之书籍为藏传佛教西藏三大寺所使用之典籍,包括部分佛法入门基础教材以及五部大论教科书。基础教材包括《摄类学》、《心类学》以及《因类学》之书籍;五部大论则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律论》相关书籍,共计十九册。

这五部大论为学习佛法教义之重要内容,再辅以辩经制度之实施,可有系统、具逻辑性的学习佛法哲理、德性以及教义上的种种论集。惟在《律论》方面,因藏传戒律与汉系之传承不同,且汉传戒律方面之传承已十分完整,因此《律论》方面之书籍则暂不列入本计划之翻译经典项目中。

西藏三大寺五百多年所流传下来的五部大论学制与良好辩经制度,皆是先贤高瞻远瞩、实证经验的精髓,在此制度下培养出的高僧大德,无数无穷。然而五部大论的微言奥意,实非现代人能够了悟,例如光是《现观庄严论》印度论师的重要注释就有二十一本之多,藏文注释则有一百五十余本,可见现代社会对其内容之转述与诠释,实须更多了解与辨证。

佛经直接由藏文翻成中文的著作相当少,主要在于译者本身对经典的熟悉度、对中藏文语言用辞能力及对佛法精义的了解皆须有一定之完备程度;再者,在翻译藏文经文的过程中,亦须整合能适切表达佛典奥义之翻译原则以及研讨如何精确表达经文阐述意涵等工作,实非单靠一、二位译者即能独自完成,因此本计划需要成立工作团队,分别从翻译、审订、润饰以及编辑等层面拟订与审慎检视,共同协力完成此一意义深远之艰巨任务。

本佛典翻译计划虽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但仍期望师法玄奘大师当时将梵文经典汉译之贡献,将藏地佛法的活水源头引入台湾,而且能够长远地利益汉地,对后世产生无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