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商心理师苏绚慧,最近写了一本新书《敬那些痛著的心:苏绚慧的暖心放映时光》,她从18部电影中,透过这些影片的人物、情节,来谈人生的痛,生命的伤,让我们从中学习,温柔且慈悲的对待自己,而慢慢走向复原、拥抱完整的自己。
我回忆起2015年,因骑脚踏车、跳舞导致的腰伤,让我意识到该去面对“真实的自我”,过往总是我想要做东、我想要做西,只要我有空档的时间,就安排什么事情可以完成。
印象最深刻的,有次接受保险行销杂志专访,特地请教专家访谈的教战手册,而刚好朋友群也有空。
短短6小时,迅速跟9位朋友聚聚相互了解近况,以及完成与2位专家的请教对谈。我穿着护腰带,结束时早已经凌晨一时。隔天早上一样7点半到办公室,展开一天的工作时光。没有让身体好好休息的下场,就是挂病号半年以上,身体成了气象播报站,寒流来袭时,都会提前通知。
2017年2月,安排了一场15天的极光之旅,追逐在天际线舞动的绿光女神。但第一天晚上就从小木屋的楼梯摔下来,左脚大姆指肿歪歪(台语),怎么办?未来还有14天的行程,我该怎么办?一个人在国外的恐惧、不安、未知,既担心自己因脚痛而拖累团体行程,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当下无助的情绪和感受,备受煎熬。
透过不断跟自我对话,我再第四天才鼓起勇气跟领队讨论,我该如何取舍?让脚能够充份休息,也可以有体力去完成后续的旅行!后来,我有2天的留白时光,待在小木屋写写文字、画曼陀罗图,温柔的对待自己。而之后要走路的行程,领队也会告诉我公里数、时间 ,以及可以在哪里休息?
这是我第一次慢游,不管是心灵或是身体上~
因为痛,这些独一无二的经验,让我能够勇敢的活着,真真切切活出我的热情,让生命成全自己所想要的!
1.生病并不是坏事,可以是一份恩宠。有机会让自己停歇,学习安心、安神,与自己同在,来调节自己的失衡。
2.生病这回事,若我不将自己视为“最亲爱的”去关心及照顾,又有谁该负责呢?所以练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为自己负责的表现!
3.生命的方向,不是要受这些苦痛伤害,而是要让我们真正学会为自己的生命疗伤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