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文化的精髓在于其思想和哲学。在我们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哲学里,有一个词,不仅是先贤经验智慧的结晶,还具有一种洞穿万物本性、直抵宗教灵修的深邃。这个词叫“太极”
文化的精髓在于其思想和哲学。在我们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哲学里,有一个词,不仅是先贤经验智慧的结晶,还具有一种洞穿万物本性、直抵宗教灵修的深邃。这个词叫“太极”
太极,许多人都知道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词,对于练太极拳的人,一天可能会说上几十次,但说到它的丰富内涵,就未必有很深入的了解了。
太极哲学到底有哪些内涵?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
太极之广大无边,不逊任何一个概念。《庄子大宗师》阐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难怪太极在中国哲学界被视为思想的元(最高)范畴。太极包括但不限于万象,这里主要是指空间的无限性。
朱熹《朱子语类》:“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冯友兰《新理学》第二章:“所有之理之全体,我们亦可以之为一全而思之。此全即是太极。……总括众极,故曰太极。”又:“太极即是众理之全,所以其中是万理俱备。”可见,太极就是至理,由于至理在哲学上与至善相通,太极同时也与至善相同。
李二曲《锡山语要》:“人当未与物接,一念不起,即此便是无极而太极。及事至念起惺惺处,即此便是太极之动而阳。一念之敛处,即此便是太极之静而阴。”陆陇其《太极论》:“论太极者,不在乎明天地之太极,而在乎明人身之太极。……学者诚有志乎太极,惟于日用之间,时时存养,不使一念越乎理,不使一事之悖乎理,不使一言一动之越乎理,斯太极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