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常识★当心中风找上门,这5种族群要小心~~养成良好习惯是关键!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话一说出口,只见年迈的男主人立刻倒下,造成一阵惊慌失措,这样的戏码,时常在本土剧中出现。不过,看似荒谬的剧情,还真的有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
台中荣民总医院中风中心主任陈柏霖指出,中风可分为以下2种类型:
1.出血性中风:因血肿压迫到脑部组织,造成脑损伤、扭曲,此类型的中风约占20%,分为脑实质内出血与脑实质外出血,较常有头痛或呕吐等症状。
2.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为主要类型,占了80%之高。由于部分脑部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血管栓塞等连锁反应,如果超过5分钟以上没有畅通,即有可能使脑组织停止运作,受到严重的损伤,导致周围功能障碍与坏死,好发于秋冬季节变换之际,不紧急处理会有残障或死亡的风险。
那么,引起中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与生活习惯或者各种慢性病,是否有绝对的关联性呢?陈柏霖医师表示,下列5种人属于高危险群,应该多加注意:
1.高血压:当血压过高,会促使血管内壁受损,当低密度的胆固醇过于堆积,就会引起血管栓塞,加速血管硬化,造成血管阻塞或脑出血的危机。陈柏霖医师说,在“三高”里面,以高血压的威胁性最高,根据数据显示,高血压者罹患中风的几率,比其他人高了3至5倍之多。
2.高血脂:高血脂会提高胆固醇与三酸甘油脂,导致动脉粥状硬化,使血管更加狭窄,当血管壁斑块掉落,即会形成血栓子,扩大了脑中风的几率。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壁较常人易增厚、硬化,故会导致血管阻塞与斑块剥落,诱发中风。
4.各类心脏疾病:随着年纪增长,若伴随着其他慢性病,就更容易产生心律不整、心房颤动的问题,若有心脏瓣膜相关疾病,容易形成血栓,提高中风风险,且患病几率是常人的5至17倍。
5.吸烟:长期吸烟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引起发炎反应提高动脉粥状硬化的几率,研究证实,吸烟者罹患中风的几率,为不吸烟者的3倍。
陈柏霖医师提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平常尽量不要熬夜,避免失眠、焦虑的情况产生;慢性病者要注意饮食与作息,多吃蔬菜水果,维持适量的运动,杜绝中风找上门。
【更多精彩内容请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丝团》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