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女性往往照顾家庭之时,对于本身的健康问题,向来采取忽视的态度。有感于妇女对于自身预防保健概念的欠缺。所以照顾家庭的同时,更应照顾自己的健康。
女性成长的三个过程: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台湾妇女约在45~55岁之间面临更年期的威胁;最明显的改变是月经变得开始不规则,许多人会抱怨傍晚后会有面部潮红、盗汗、失眠、情绪不稳定、腰酸背痛的现象。更年期的症状可能几个月,也可能持续三至五年。当然,也可借由临床症状及抽血检验女性荷尔蒙来诊断。
相信不少人听闻过荷尔蒙补充疗法的好处,但过去的一、二十年来,不断有研究报告指出,使用荷尔蒙替代疗法的妇女,其罹患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肺癌,以及乳癌的几率会明显增加。使得妇女犹豫不决。但如果不选择荷尔蒙补充疗法,建议可使用植物性荷尔蒙补充,像豆浆、豆奶、豆腐等来自黄豆(大豆)的各种保健食品,其中所含的异黄酮就是植物性荷尔蒙中的一种。因为不属于类固醇类,却可发挥部分类似女性荷尔蒙的作用,但却也未必适合每位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因此权衡利弊,应请妇产科医师个别评估是否有补充荷尔蒙的必要。
1. 有规律地晒太阳:皮肤在阳光下会自然产生维生素D,它可降低很多疾病的发病风险,整体提高免疫力。
2. 在大自然中漫步:在荷尔蒙平衡方面,应多做轻松的运动,在林木之间、在自然美景中徜徉,不仅会使人心神宁静,也有利于荷尔蒙调节。
3. 限制***摄入:据《美国临床营养学》(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杂志发表的论文,如果你发现一天中自己必须喝好几杯***饮料,你的雌激素水平很可能会受到伤害。
4. 保证高质量睡眠: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增加体能、降低某些疾病的风险,对调节荷尔蒙也起著关键作用。
5. 设法纾解压力:压力对身体健康有伤害,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会干扰天然的荷尔蒙周期。
6. 多摄入Omega-3脂肪酸:它们是让荷尔蒙更好运作的必需脂肪酸。如亚麻籽、核桃、沙丁鱼、鲑鱼…等。
骨骼的成长是持续的,但却随年龄增加而愈疏松。所谓“骨质疏松症”是指骨头里的钙质逐渐流失,使得骨头内部变得单薄,形成许多空隙,造成中空疏松的现象。而骨质疏松之后无法承受较大的外力,因此容易发生骨折。 尤其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因雌激素急速的减少,会加速骨质的流失,使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比男性高。世界卫生组织更提出警告:“骨质疏松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造成健康问题的第二大疾病!”,所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存骨本应该要从年轻就开始。在饮食上,30岁以下的民众要注意充分的钙质及维他命 D 摄取;50岁左右开始,就要定期测量骨质密度。
东方人由于饮食习惯和体质的关系,较少饮用牛奶和食用其他乳制品,钙质的摄取量普遍不足,也就比西方人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而国人的传统饮食,普遍钙质含量较高不足,再加上时下年轻人流行抽烟、喝咖啡、麻辣饮食,怕晒太阳等抑制钙质吸收的生活作息,使得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所以建立良好骨质是你年轻时候的美好投资。年轻时,就应有保存骨本的概念。更年期时,更应每年接受骨质密度检查。若是不正常的偏低,可补充钙片,或接受促进人体钙质新陈代谢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日常保健:
1. 饮食中多摄取高钙饮食。像乳制品(鲜奶、优格、起司)是饮食中最容易获得钙丰富来源之一,其他含丰富钙质的食物,包括有骨的沙丁鱼,绿叶的蔬菜包括椰菜花和高丽菜…等。另外蛋白质摄取量也占了均衡饮食中重要的一环,因为蛋白质摄取量不足不但会影响骨骼生长,还会导致肌肉密度与强度降低,所以亦可多摄取肉类、豆类和坚果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2. 适当的日晒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转化。借此透过维生素D帮助人体从肠道中吸收钙质,以避免骨钙合成不足而导致骨松,同时也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发生机会。
3. 适当的运动可借此增加骨质密度和强健肌肉,助于改善身体的协调与平衡,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4. 保持适当体重,不吸烟及节制饮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避免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