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子女的教育之路规划,算是满难思考的问题。

其中,才艺或补习教育的意义究竟为何呢?

我想对于父母而言,倾囊相授应该是再自然也不过了,以我们家族为例,大家可以教包括桌球、网球、游泳、文学、翻译、英文、日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哲学、程式设计、电脑系统操作、各种产业知识、应对与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一定还有很多我们不会的东西,像是柔道、美术等等,如果小孩想学,可能就得拜师求艺。

在工业化以前的人类社会,技艺、知识都是长辈传给晚辈,从家庭中先学习,不足的部分到课堂上学习,在市集中学习,以及在职场上学习。当时的父母也很忙,能兼顾到小孩的教育并不容易,而不论小孩未来的人生走向为何,父母的责任就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以教育者为主,我相信学有专精之人更适合教授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如果连引导者的角色都做不好,固然也不能说这全是父母的责任,但比重之高,也是可以想见。

进入工业化之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型态有很大的改变,分工越来越细。我想,忙碌的父母用金钱来换取不同知识、技艺给子女是合理的方式,只不过,要量力而为。

根据演化生物学的看法,人类的生活目的之一,就包含繁衍最大化,而投注给子女的资源,也关系到下一代的繁衍最大化,故有能力者给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似乎是理所当然。

然而,过度希望小孩学得越多,子女的精神负担也大,支出开销也大,量力而为是要考量父母和子女的时间,以及家庭经济因素,再来就是精神层面可以承受的范围。

父母要是能够知道小孩的意愿,以及关心小孩的感受、兴趣与未来是够好的结果了,只可惜这并不容易做到,我们很容易看到功利主义重于一切的父母。

相信父母如果愿意花时间陪小孩、相处,带着好好生活,应该就是最好的学习。而且,如果自己会一些东西,教导小孩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获得成长,应该是难能可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