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种防疫及社交距离措施、学校面授及课余活动暂停、康乐设施关闭等,不但减少儿童及青少年的学习机会,亦影响他们的社交和身心发展。
举例说,不少儿童在停课期间缺乏运动,作息时间亦变得紊乱,以致日夜颠倒;他们沉迷电子产品及游戏的情况也变得更为严重,很多父母亦感到束手无策。加上部分学童较难适应网上授课,例如有专注力问题的孩子,上网课比面授课程更难专心,他们的学习进度亦因此受到影响。
据研究显示,世界各地儿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在疫情及防疫措施的冲击下,出现明显恶化,尤其是有精神病病史的儿童。不少青少年则因感到孤立无援而出现抑郁及焦虑的症状,部分更萌生自杀的念头,甚至企图轻生。
在疫情之下,父母应特别关注子女的精神健康,多聆听子女心声,关心并了解他们的感受,掌握他们的兴趣及清楚他们重视什么,让他们知道父母是愿意聆听的。聆听有助建立分享空间,当子女遇到困难时,就更愿意和父母倾诉。同时,父母应引导子女规划作息时间,让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及定时运动。除了学习,父母也应鼓励子女探索不同事物及发展兴趣。
面对疫情,父母和子女一样,也会感到担心、惶恐及无助,所以父母亦需要注意自己的精神健康,当遇到困难亦不要羞于求助,应把自己的感觉与家人、伴侣和信任的朋友分享,以减低自己的压力。同时也要尽量预留足够时间让自己休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情,应对疫情的各项挑战。
<刊载于《东方日报》,2022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