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无法理解自己的小孩明杰,因为明杰一向不吭声,在学校遇到问题从来不说,总是默默承受。所以父母总觉得明杰是个闷葫芦,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就算是在学校遇到委屈也不会说出口。父母会担心明杰因为内向,沉默寡言的个性而常常吃亏。
内向的孩子属于不容易被注意到的族群。在不喧哗的表面下,他们拥有复杂、慎密的心思。他们不喜欢麻烦别人,认为自己准备好,想通了,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要帮助青少年建立与外界其他网络的连结。现代父母由于少子化的关系,希望与孩子零距离,与孩子密不可分。但是父母需要放手,尤其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需要学习独立,尤其是情绪上的管理。毕竟孩子成年之后,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所有问题。
父母能够做的是,让孩子知道有父母的支持与爱。尊重孩子,不急不躁,给予他们空间与时间。
拥有外向特质的人比较容易被看到,不管是在学校或是社会或是职场。外向的人勇于表达意见或想法。让人们觉得他们比较容易相处、有想法、具魅力,更让人觉得他们深具能力。外向的人主动积极,可以当机立断,一心多用、喜欢冒险、追逐名利与财富。
反之,内向的人慢条斯理,小心谨慎,不喜欢成为瞩目的焦点,喜欢专心做一件事。
美国作家坎恩为内向的人发声,写了一本《安静,就是力量》,让全世界读者看见内向的价值。内向者可以是优秀的领导人,因为他们沉默内敛、不屈不饶,有助于在纷乱的职场里作出冷静的决策。他们同时观察入微、具同理心。同样也属于内向特质的坎恩,教导内向的人用沈静思考的力量,与主流社会连结。
社会有许多内向特质的成功人士例如:导演李安、演员艾玛华森、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珍古德、金城武、JK罗琳等。
明杰的父母不要着急,给予支持与爱,耐心等待,用慢慢来的原则,带领孩子。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 1875-1961)首先确立了内向-外向的人格向度,至今大部分人格理论都认可这种分类。
外向的人享受社交与他人的关注,并经常能感受强烈的情绪。他们通常很活跃、健谈,更倾向于担任团体中的领导者。
内向的人安于独处,情绪也比较压抑。他们喜欢安静思考、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工作上倾向独立作业,并提出思虑周延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