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常常来自于冒险。虽然你我都知道,那个冒险的过程,社会不会为你背书,因而孤单很多,挫折不会少,就看你的人生想实现什么了!

“我应该听从别人的意见,还是听自己的声音?”

“只听自己的,会不会太自私?”

相对于“做自己”,就是“做别人要我做的”。做别人要我做的,就是根据社会期望去做应该做的,我给这样的行为取了个夸张的代名词,叫做“做罐头”。因为罐头是工厂生产线上大量制造的产品,每个罐头产品几乎一样,也都安全地成为社会需要的东西。

其实,当一个人问“做自己,会不会太自私?”时,心里通常有两个声音在交战:一个是做自己,一个是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听从社会、父母、同侪的期许(也就是乖乖地做罐头)。这两个声音的交战,才会让“做自己,会不会太自私”的困境浮现,所以,这时要先能跳脱“做自己好,还是做罐头好?”的两难式问句。

怎么跳脱?我常常把这样的两难式问句,换成比例式问句:“我要做多少自己?做多少的罐头呢?”

做罐头,符合了社会的期待,于是成了稳定社会的力量;做自己,同步了内在的流动力量,活出了生命的美丽,也为世界增添色彩。所以,做罐头很好,做自己也很好。这个概念与家族治疗师萨提尔(Virginia Satir)所说的:“我是OK的,你也是OK的。”有相互辉映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