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不由禅定中来,不由智慧中来,而是从大悲心来。菩提行愿无一不以大悲为首。

所以《大智度论》卷20〈1 序品〉云:“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慈悲,是菩萨行果的核心。在长远的菩萨道中,大慈大悲心是极重要的因缘。如《大智度论》卷53〈26 无生品〉云:“若菩萨生难心、苦心,则不能度一切众生。如世间小事,心难以为苦,犹尚不成,何况成佛道!成因缘者,所谓大慈大悲心,于众生如父母、儿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儿子、己身,自然生爱,非推而爱也。菩萨善修大悲心故,于一切众生乃至怨雠,同意爱念。是大悲果报利益之具,都无所惜,于内外所有,尽与众生。”

修行有成的大菩萨们,更因为大慈悲力的缘故,于无量阿僧祗世的生死之中,心不厌没,而不急求早入涅槃。所以说,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如《大智度论》卷27〈1 序品〉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摘自:《华严经.十地品》导读──欢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