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姓妇人罹患肺癌第4期,医师夏德椿指其右肺肿瘤转移到左肺、脑部、视网膜等多处。(记者蔡淑媛摄)
〔记者蔡淑媛/台中报导〕49岁的蔡姓妇人咳嗽长达1年,以为是感冒,上诊所吃药一直未改善,直到咳到喘不过气挂急诊,才发现罹患肺癌第4期且转移到脑部,利用标靶治疗1年后产生抗药性换化疗,再基因检测再换标靶药,将原来存活不到半年时间,延长到目前已经超过4年,妇人出面呼吁病友要勇敢抗癌,不要放弃希望。
中国附医内科部副主任、胸腔内科医师夏德椿指出,现在肺癌治疗讲求精准医疗,以前治疗肺癌找出致癌的突变基因都用同一种标靶药,但以最常见、占60%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有常见、非典型及原发性抗药性,造成治疗反应率差异很大,从75%到10%,现在更精准,依这些型别提早使用各种适合的标靶药物,提高存活率。
蔡妇4年多前发现右肺罹癌,已经多处转移到左肺、脑部、视网膜等,检出是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致癌,使用第一代标靶药,但一年后产生抗药性,改用化疗,再切片检验检出新的基因突变,使用第2、3代标靶药,至今病情控制良好。
夏德椿说,医疗团队也搜集院内从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共1632名肺腺癌末期,且是非典型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病人,依特性使用不同类别标靶药,可把原来8个月到1年存活期,延长到4年,并发表在国际期刊《肺癌》杂志,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本土在此类最大型的研究。
夏德椿也说,肺癌是国人十大癌第2名,死亡率却最高,超过25%,去年死亡人数将近9千4百人,提醒肺癌高危险族群应早期筛检,国健署为高危险族群提供免费低剂量电脑断层,包括有家族史、抽烟、二手烟、长期处于空污环境者等,而发现有咳嗽超过3个月也要尽早就医。
蔡姓妇人罹患让肺癌第4期,勇敢抗癌,医师夏德椿(左4)团队以精准医疗使用标靶、化疗,存活至今超过4年了。(记者蔡淑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