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或支气管癌是指起源于气道或肺部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约有210万人罹患肺癌,死亡人数估计有 170万(平均每分钟有3人死亡),总死亡人数大约是乳腺癌的两倍,比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和脑癌的死亡总和还要多。肺癌是香港头号癌症杀手,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一。
导致肺癌的最高危因素是吸烟,而年龄、氡接触、环境污染、职业暴露、性别,种族及先前存在的慢性肺病也是重要因素。九成肺癌都是由吸烟引起,而每天吸烟一包,持续30年,罹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20倍。可是,不是所有吸烟者都会患肺癌,吸烟者患肺癌的比率大约10至15%。遗传因素其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任何已知危险因素的人也有机会患上肺癌,不过,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始终是不吸烟及避免二手烟。
大部分肺癌在扩散前没有任何症状,但倘若出现症状如咳嗽不断或转差;咳血或痰呈锈色;胸痛,并于深呼吸、咳嗽或大笑时加剧;声音沙哑;食欲不振;无法解释的体重减轻;气促;感到疲倦或虚弱;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炎症不断或持续复发,以及新发气喘等,便应尽快求医。
若病史症状和身体检查的结果怀疑可能患有肺癌,便应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例如电脑断层扫描(CT)。目前唯一推荐的肺癌筛查测试是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 (LDCT),扫描仅需几分钟。其他检查还包括肺部活检、正电子扫描(PET-CT)等。
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发病的又以非小细胞肺癌为多,占85%,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组合进行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一般会接受放射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以治疗癌症。
肺癌是有可能被治愈的,治愈机会则与患者个体、肿瘤因素(如大小和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结合密切相关。标准治疗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现代治疗透过影像和分子生物标志物指导的个人化精准治疗可提高治愈机会。
<刊载于《am730》,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