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居士问我:“师父,妻女与同事说我常常动不动就生气,自己想想忍不住生气,事后很后悔,因为常生气形象不好,会被贴上标签,怎么改掉这个坏习性?”怎样改掉常生气的坏习性呢?那就是要看清楚生气与不生气的心,其实都是空性的。

为什么心是空性的呢?每一个人都有过生气的经验,但你有没有观察过生气从那里跑出来?生气的当下,感觉是那么真实,可是此刻回想起时,它又跑到那儿去了呢? 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就是有血气、有正义,这是“我”的个性,“我”看不顺眼,“我”爱之深责之切……,我们可以找出千万个理由来支持自己生气。但人会一直在生气中吗?仔细想想,并不是如此。佛法说这是因为有我执在作祟,才生气、造业。而我执在那里呢?这就是佛法的最奥妙处,也是修行可能转变的所在。

心是空性的,这是可以验证的,试想自己平时想生气就生气了,不想生气也可以不生气。例如到郊外游玩很是高兴,这样会生气吗?那么在何时你会生气?换了时空、人事,你还会生气吗?不一定。其实生不生气就只是在一念之间,你要不要生气是自己的心可以决定的。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是因为定力不够,没有把心管理好。 所以人可以生气,也可以不必生气。最重要的是,你发现“心”并不是时时刻刻在生气,因为心是空性的!大家可以从自己心中体验。下次生气时可问自己:气恼从何而来?何时消失?盯着心,参一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