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决策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对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实现技术进行了描述。主要内容包括: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结构、分析、设计、开发及实现等相关知识: 各种决策类型的理论与方法,如*型决策、模糊型决策、多目标决策与多属性决策、群体决策、智能决策等。
本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供企业领导以及广大对决策科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决策问题,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决策问题。决策就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制定多个行动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或“最有利的”或“最满意的”或“最合理的”行动的过程。决策分析是应用一套概念、方法、模型、系统程序合理地分析含有不确定性的决策问题,从而改善决策的过程。
从决策分析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决策分析包含以下要素:
作出决策的个体或个体的集合称为决策主体或决策者(decision body)。实际上,很少有决策是单个主体在完全不考虑其他人观点的情况下作出的,即使一个组织的正式规程表明个人具有制定决策的权力,那他也通常要搜集利益相关群体的观点,而且也要得到其他个人和团体的同意或默许。当需要考虑其他管理者的观点时,他们就成为决策主体的一部分。很明显,这隐含着决策主体的所有成员对某项决策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
决策主体不仅对决策方案作出选择,而且在决定决策应达到什么目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决策者对于决策问题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可以是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
决策者在某一时刻具有可供选择的一系列行动(也称方案)的集合称为行动空间或行动集。当然,这个空间也可以由无数多个行动组成。
对于行动空间有两个要求:
①行动空间必须把决策者根据已知信息可能设想的全部行动包括在内,没有遗漏。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方案也应列为所考虑的行动之一。这就是说,决策者必须采取行动空间中的一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