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关于浙江义乌市九旬婆婆与多名陌生男子发生性行为并感染艾滋的报道令不少人大为震惊,亦促使我们重新思考长者与性的话题。

香港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本港人口中约13%为长者,长者人口突破百万大关且持续快速增长。而社会甚少提及长者的性问题,对长者性问题忽视甚至回避的情况严重。受传统文化影响,性是相对敏感的话题。社会普遍存在关于长者与性的谬误,认为长者没有也不应该有性。在个人层面,多数长者缺乏性教育,也不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的性问题,从而隐瞒、压抑性需求,甚至用不健康的手段解决问题。

“老人无性”是谬误,长者不是不应该有性,而是他们需要调整方式以主动适应年龄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从而为自己带来积极的改变。研究证明,长者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性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婚姻关系大有帮助。尤其在老人面对离婚、丧偶、再婚等情况时,他们性方面的问题更加不容忽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对长者性问题的关注也是人权进步的表现。

可惜,笔者认为政府向长者提供的性教育及相关支援不足。长者的性问题在政府政策中不受重视,卫生署也鲜少对这个话题进行研究调查。虽然社会福利机构如基督会家庭服务中心有成立耆性资源辅导中心,但这些活动不算多见,社会对长者性问题的关注仍有不少提升空间。政府与社会机构在福利、教育、医疗方面的政策制定需要考虑并着手解决长者在性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向长者及他们的家人普及正确的性知识与态度,澄清民众普遍存在的对长者的谬误,留意医疗与护理等行业专业人士的相关技能培训。

长者也有性权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正视长者的性需求,为长者提供自由表达“性”的空间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