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健康出现问题,不幸需入院治理,患者及其照顾者必须让医护人员了解病人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医生处方或自行服用的保健品或中成药,否则有机会出现药物事故。
过去曾有长者因肺炎入院,他本身患有柏金逊症并正在服用两种药物,惟医院的内部纪录只有其中一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院内医生未有为病人提供其私家医生所处方的药物,令病人柏金逊症的症状未能得到最有效的控制。然而,这“用药差异”并非有意,是由于医护人员没有病人的完整药物清单所致。即便是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医健通”,都只有公立医院或诊所的药物纪录,病人自行服用的保健品或在私营医疗机构取得的药物资料则一概从缺。
根据2013-14年间本港一项有关医院老人科病房用药安全的研究发现,每五名住院病人,就有一名在入院时出现并非故意的“用药差异”。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建议市民求医时,可让医护人员了解你过去及现在的用药习惯;若须入院,则建议携带或用相机记下平日服用的药物名称及剂量。
你和家人可预先准备一份药物清单,包括每款药物所适用的疾病或症状及服用指示,以便医护人员了解和核对。若患者实际的服用方法与建议服用的指示不一样,必须通知医护人员,因患者服用药物的实际情况有可能影响入院后的治疗方案。住院期间,病人亦可向临床药剂师查询药物治疗方案或相关问题;出院时也应与药剂师确认服用的药物清单,并商讨原有的药物该如何处置,以免重复用药或发生其他药物事故。此外,病人和照顾者亦应注意服药剂量和服用指示有否改变,了解其原因并尽量纪录下来,以便医生日后跟进。最后,若对药物有任何问题,应尽快向药剂师或医生查询。
<刊载于《am730》,2021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