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可有效的代替传统酸沉法生产大豆蛋白分离处理,主要原因是大豆蛋白与乳清蛋白未经酸处理,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同时生产废液净化后,可重复使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水资源,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目前国内传统“碱溶酸沉法”分离大豆蛋白生产线,还存在的较大缺陷是设计过程均未考虑大豆乳清废水的排放处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主要成分为盐类、乳清蛋白分离和大豆低聚糖,还含少量的大豆异黄酮分离、大豆皂甙等生物有效活性成分。多数大豆蛋白生产企业都将乳清废水直接排放,既浪费了资源,又严重污染自然环境,这已成为多年困扰企业生产的难题,相关企业对废水处理要求极为迫切,也引起了环保部门的极大关注,都期望改进大豆蛋白的生产工艺,治理环境污染,同时回收大豆乳清中的有效活性成分。

大豆乳清中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有:含于乳清水中的乳清蛋白,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发泡性、在酸性条件下不沉淀,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很适于用在食品饮料中。而含于乳清废水中的大豆低聚糖提取,主要成分为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热稳定性好,是低热量天然甜味剂,其引人注目的生理功能是可被人体肠道内的有益细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效果比其他低聚糖更为有效、明显。

因此,充分利用大豆资源,采用先进的膜分离浓缩提纯技术处理大豆乳清以及大豆蛋白同时,还可回收乳清中的生物有效活性成分,是极有前途的高效益处理,受到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