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近年,新旧教师更替频繁,加入许多新进工作伙伴。资深教师有经验、有理念,新进教师年轻、有活力,融合老中青,激发全体老师的服务热诚,凝聚共识,共同为愿景而努力。其作法如下:

透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管道,做好理念与经验的传承。

在多元开放的社会中,来自各方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及思考模式都是需要被广纳及尊重,将加强相互沟通协调以取得共识,以取得支持校务运作及共同迈向愿景的最大契机与动力。其作法如下:

以学生的学习为最优先的考量,凝聚共识,推动校务。

勤走各科处室,广纳多方意见,加强与教师同仁的沟通。

以民主方式共同参与决策,并分工合作推动校务。

学校秉持传统优良校风,推展五育均衡发展的全人教育,规划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启发学生多元能力,惟部分学生活动与课业无法兼顾,导致家长担心。如何在课业学习与活动间取得平衡,其作法如下:

发挥各科教学研究会的功能,落实教学评量及课业辅导计划,建立各科教学特色。

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设计多元课程,因材施教,提高教学 品质,增进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

鼓励教师参与多元进修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建构良好的教学环境及充实各项教学设备。

加强班级经营,教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并培养良好读书风气。

加强亲师联系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

做好学生生涯与学习辅导,强化学习动机。

生活教育是由外而内的品德陶冶,它将影响学生一生当中做人做事的态度,是我们培养优秀公民的重要教育目标。协调沟通,全校师生共同落实生活教育。

明确合理宣导生活规范的要求,并落实执行。

培养学生之荣誉感,做好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宜,并实施荣 誉竞赛,如守时、整洁、纪律竞赛等。

畅通学生与学校沟通管道,了解学生需求。

注重潜在学习,发挥境教、身教等之功能。

加强激发学生自发性的检讨,落实内化生活常规。适时导引出礼貌、尊重、关怀等优良品德,进而落实校训“忠毅勤朴”的精神。

明年将实施校务基金,如何开源节流,整合校内外资源是当务之急。其具体作法如下:

以学校绩效,计划性的向教育部积极争取补助。

学校资源合理整合运用,以支援教学及安全急迫性需求为优先考量。

面对e世代的学习,必须全力建构资讯化与科技化的学习环境,重视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素质训练。其具体作法如下:

在合作共赢的机制上,结合家长、校友与社区,以关怀与尊重促进良性互动。其方法如下:

尊重家长会与校友会,建立亲、师、友合作伙伴关系。

邀请家长会参与校务行政相关会议。

维持与社区及媒体良好关系,提升学校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