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太和智库郭长林高级研究员——“‘三个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 2021年9月9日,“世界经济与政治双周论坛”第15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如期举行。太和智库郭长林高级研究员主讲“‘三个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魔鬼在细节”。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邹治波研究员主持,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王键研究员为本次讲座的评论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杨群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詹仁斌研究员。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学术界同仁和古生物爱好者访问本所网站! 本所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和通讯委员等职
2015年7月17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召开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研讨“十三五”规划工作,基本通过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三五”发展规划简本》。出席会议的有所领导、学术委员会专家、研究员、管理支撑部门负责人等共22人。学术委员会主任罗桂环研究员主持会议,张柏春所长作了报告,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马兆远何许人也? 1997年通过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保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5岁获得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超冷原子理论之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Keith Burnett爵士; 美国国家标准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师从“激光冷却之父”William Phillips(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为中国空间站“天宫四号”设计了世界首个空间冷原子实验平台。 现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数字化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主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终身教授。著有《量子大唠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杨群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詹仁斌研究员。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学术界同仁和古生物爱好者访问本所网站! 本所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和通讯委员等职
马欢教授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卫健委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本领域一流杂志如Cell、Neuron、Cell Report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F1000 多次给予exceptional最高评价,研究成果写入美国神经科学教科书Principles of Neurobiology,推动了对记忆形成分子机制的理解。 马欢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学习记忆,神经可塑性,神经网络动态调控,神经发育,衰老与抗衰老,性别二态性、睡眠和神经精神性疾病等。课题组气氛融洽,技术完备,人才梯度完整,目前有多个研究员岗位诚邀加盟,同时正在大力招聘博士后
杨连喜,男,于2001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UK)博士学位,曾先后就任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UK)博士后,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综合制造技术研究所(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研究员和美国法拉赛思能源公司(Farasis Energy Corporation)高级电化学研究员。现为美国开来科技有限公司(Caleb Technology Incorporation)资深研究员从事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推广。近10多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九项重要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王笃金研究员团队(高分子加工与形态研究组)致力于大品种高分子新材料创制、结构表征与加工应用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领域的研究工作: 3. 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研究组在职博士生和硕士生老师有6人:王笃金 研究员,董侠 研究员,刘国明 研究员,赵莹 副研究员,苏允兰 副研究员,周勇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人:朱平 博士;高级实验师1人:刘学新 老师;客座教授3人。 2021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如下: 董 侠 研究员,1人(硕博连读研究生或者直博研究生)
索票地点:二教209(时间6月12日12:30—14:30) 何光沪,北京市人大代表,是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学者、人民网舆情频道嘉宾、曾作过题为《存在与人生》、《爱的内涵》、《从今日中国看儒教与儒学》的演讲。 何光沪教授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宗教学原理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特约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杨群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詹仁斌研究员。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学术界同仁和古生物爱好者访问本所网站! 本所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和通讯委员等职
2023年2月28日,我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系统开发”课题二“村镇建设水环境胁迫机理、水资源承载力测算及优化利用研究”课题绩效评价会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专家组成员有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郑向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子祺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工程学院副书记濮励杰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孙金华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彭建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杨林章研究员、南京大学许有鹏教授、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注册会计师田雪。会议由郭子祺研究员任专家组长,项目管理团队、各子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院东南亚研究所、南亚研究所、印度研究所、孟加拉国研究所、缅甸研究所、越南研究所、老挝研究所、泰国研究所: 根据《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特约研究员聘用管理办法》。特聘研究员、特约研究员实行聘用制,试行期间一年一聘。按需择优聘任、协议合同管理
11月23日,生物医药研究院邀请了浙江大学刘建钊研究员在呈贡校区力行楼1301报告厅进行了以“信使RNA m6A甲基转移酶工作机理探索与单碱基分辨率图谱绘制”为主题的学术讲座。研究院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其他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到场听取了学术报告。 本次讲座,刘建钊研究员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心法则”,由此延展引出了讲座的主题- RNA修饰,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讲解
抗虫杨树新品种,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该项科研成果是以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韩一凡研究员所带领的团队完成的,韩一凡研究员也因此被国际名人传略中心认为“在20世纪这100年中,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的科学家”而被载入史册。从1994年至2010年,韩一凡研究员共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6篇;获得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多次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被林科院评为巾帼建功标兵。在与国外的交流研讨中,她的实验室被推向了世界,是为我国和国际杨树育种、林木生物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2019年6月2日,江西省农科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露地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的子课题“江西雨区露地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在江西省永丰县坑田镇举行了“露地辣椒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与示范”现场测评会和技术评价会。项目首席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谢丙炎研究员,湖南农科院植保所成飞雪研究员,广东农科院植保所何自福研究员,浙江农科院植保所吕要斌研究员,湖北农科院丘正明研究员,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万新建研究员,江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李湘民研究员、沈爱喜研究员、马辉刚研究员以及永丰县农业农村局周彧局长等省内外20余人出席了会议。 项目测评会成立了以成飞雪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
简介: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上海)资深经理(正处级)、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股权基金资质。曾任国开行总行产业规划处、金融创新处、科研管理副处长;2006年任美国通用电气(GE)全球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起草电动汽车、新基建等内参获中央领导及相关部委批示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陈世萱、郑立飞、刘勇研究员应邀在东海厅为太阳集团tcy8722师生做学术报告。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其中2021级研究生新生线上参加了报告会,学术报告由学院副院长秦昆明研究员主持。 陈世萱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课题组长,本科毕业于淮海工学院制药工程系,先后在美国和加拿大访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杨群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詹仁斌研究员。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学术界同仁和古生物爱好者访问本所网站! 本所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和通讯委员等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杨群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詹仁斌研究员。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学术界同仁和古生物爱好者访问本所网站! 本所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和通讯委员等职
10月26日,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开幕,大会揭晓并颁发“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6位科学家分获这两大空间科学奖项。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为首次设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学军,分别获得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学奖和技术奖。 常进提出的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探测新方法,已应用于国际探测实践和中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
打开电脑前我看了一眼时间,这是平静的一天,天气很好,我的心情也很好,新收容的异常是个平平无奇的Safe级,我在这一如既往的平静中打开了文档编辑页面,想着风平浪静的完成今天的工作,下班,回家。 平静似乎是今天的基调,我这么想着,随便挑选了一个空白编号,准备编辑文档。 心里开始盘算了起来,作为一个新到Site-CN-34的初级研究员,我对于我并没有编辑文档权限这个事实并不惊讶
2018年5月26日,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2018届博士生与硕士生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5月26日上午,研究所博士生李洪政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其论文题目为《面向汉英机器翻译的篇章关系研究》,指导老师为晋耀红教授。答辩委员会由靳光瑾研究员、朱小健教授、肖航研究员、丁崇明教授、朱志平教授组成,靳光瑾研究员担任答辩主席
7月19-22日,由牧医所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农牧和科技局主办,北京市西城区光华培训学校承办的乡村振兴项目(农技人员培训)培训班在卓资县举行。牧医所何峰副研究员牵头组织,李向林研究员、王学敏研究员、康俊梅研究员等8位专家授课,卓资县70余名牧草种植大户、畜牧养殖大户及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卓资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接壤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等半农半牧区,全县畜牧业发展存在优质饲草短缺、饲草种植技术落后、养殖模式单一、生产加工工艺落后等诸多问题,制约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应药学院邀请,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7年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杨晓瑜研究员;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2016年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资伟伟研究员于2021年4月27日在实验十八楼315报告厅为华理师生做名师讲坛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邓卫平教授主持。 杨晓瑜研究员主要从事不对称有机催化以及糖化学研究
本报讯(记者陈光曼通讯员秦秋)作为中医药科研“国家队”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于新年之初开始实施首席研究员制。首批聘任的11名首席研究员,均为国家重大或重点项目的牵头人。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国内外知名的中医药学家,有国家级科技奖项获得者
马欢教授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卫健委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本领域一流杂志如Cell、Neuron、Cell Report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F1000 多次给予exceptional最高评价,研究成果写入美国神经科学教科书Principles of Neurobiology,推动了对记忆形成分子机制的理解。 马欢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学习记忆,神经可塑性,神经网络动态调控,神经发育,衰老与抗衰老,性别二态性、睡眠和神经精神性疾病等。课题组气氛融洽,技术完备,人才梯度完整,目前有多个研究员岗位诚邀加盟,同时正在大力招聘博士后
江香梅,女,1962年生,博士,研究员,现任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林木常规遗传育种、植物分子遗传、植物生物技术与植物资源培育等科研、推广工作。 朱培林,男,1963年生,研究员,现任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森林药材与食品研究所所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与栽培、森林药材等工作。 李江,男,1963年生,研究员,现任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樟树研究所所长、国家林业局樟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油茶、杉树、毛竹、樟树等经济林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杨群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詹仁斌研究员。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学术界同仁和古生物爱好者访问本所网站! 本所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和通讯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