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学报》;2019年12月;总第六期;页85–111

近数十年来,国际文凭课程(IB)于全球迅速发展,深受学界和家长的欢迎。另一方面,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它与环球时兴的IB 教学理念,两者有何异同?这个问题,在日趋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以IB 学习者培养目标,即积极探究、知识渊博、勤于思考、善于交流、坚持原则、胸襟开阔、懂得关爱、勇于尝试、全面发展 、及时反思等为纲,与《论语》章句作对照研究。经比较分析后,我们发现,IB 的十大培养目标,在《论语》里都可以找到很多共通之处。IB 着重“独立思考”与“国际情怀”,让学生“藉着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而孔子择善固执,周游列国,冀才为世用,实现其政治理想,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观念,与IB 教学理念正是不谋而合。至于孔子制礼作乐,强调社会秩序,最终希望实现世界大同,这与IB 提倡的世界和平,其实也是殊途同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