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痛 (Dysmenorrhea) 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及期间,出现的各种生理上之疼痛,包括腹部绞痛、腰酸背痛、头痛、恶心呕吐、乳房胀痛、体重增加、长青春痘、肠胃不适等生理症状;在心理方面将发生如情绪低落、烦闷、焦虑、失眠等症状。又可称为痛经或生理痛,对大多数女性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之影响。

一般来说,经痛常被分为两类型:原发性经痛与继发性经痛,不论哪种类型都会发生疼痛,包括腹部闷痛、绞痛、腹泻、头痛、呕吐、腰酸等症状。根据调查,90%的女性有过经痛的经验,其中原发性经痛更是青少女缺课的首要原因,患病率高达67.2%。简单的说就是从少女转变成女性时的转变与适应现象。

由于初经时到发育成熟前,身体尚在发育阶段,过度的子宫收缩与血液供给不足的缺血性疼痛、加上前列腺素的大量分泌,以及外在的因素如减重、体重过轻等抽烟、经期过长等总总原因而引发原发性经痛。大多在18岁~20岁经痛就会逐渐减缓,甚至不再发生。

一般当女性在18岁之后仍出现经痛现象,则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经痛。

所谓继发性经痛是指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巧克力囊肿、腹腔沾黏等问题所造成的发炎性疼痛,尤其在女性的生理期前及期间,在子宫收缩之下将引起的触发性、牵扯性的疼痛,可以说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发出的警示声。

继发性经痛与子宫的病变画上等号,因为个人长期处在慢性缺氧,加上月经期间血管收缩导致缺氧达到最高点,引发大量沾黏,沾黏拉扯会造成经痛、而沾黏恶化成子宫肌瘤、肌腺瘤,在月经期间时,又会因子宫收缩拉扯,而造成严重经痛,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恶性的循环。

许多长期经痛的女性在未婚时,总是以为吃颗止痛药、忍一下就过去,没想过有一天经痛会成为她们日后组成一个完整婚姻家庭的阻力。根据统计,80%长期经痛女性,在几年后都检查发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也正是不孕症患者的最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