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修正前专利法第八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发明专利权受侵害时,专利权人得请求赔偿损害,并得请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请求防止之”,虽未揭明排除或防止对于发明专利权之侵害,关于侵害行为人之主观要件。惟稽诸修订后现行专利法第九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发明专利权人对于侵害其专利权者,得请求除去之。有侵害之虞者,得请求防止之;另第二项明定:发明专利权人对于因故意或过失侵害其专利权者,得请求损害赔偿。再考其修订立法理由,谓:“依现行条文(即修正前专利法第八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专利侵权之民事救济方式,依其性质可分为二大类型,一者为损害赔偿类型,依据民法规定,主观上应以行为人有故意或过失为必要;另一者是除去、防止侵害类型,即现行条文第一项后段所定之侵害排除或防止请求,性质上类似物上请求权之妨害除去与防止请求,故客观上以有侵害事实或侵害之虞为已足,毋须再论行为人之主观要件。为避免适用上之疑义,爰将侵害除去与防止请求之类型于第一项明定,其主张不以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为必要;另于第二项明定关于损害赔偿之请求,应以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为必要,以兹厘清,并杜争议”,足见排除对于发明专利权之侵害,类似民法物上请求权之妨害除去或防止,以客观上有侵害事实或侵害之虞为已足,毋须论行为人之主观要件。原审基此,为上诉人不利之论断,于法洵无违误,无上诉人所指割裂适用修正前专利法第八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