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
洛阳南无拳文化研究会于2010年12月28日成立。是洛阳市民政局注册、隶属洛阳市体育局的民间团体组织。 南无拳是在承袭全真教道家拳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套当代拳法,它的核心是崇尚自然,效法天地、借外御内、激发潜能
山东省栖霞县张政同志: 南拳是武术中的一个较大拳种,因它源流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各省市,故称南拳。由于历史的发展,加之各地人们的传习关系和旧的宗派门户之见的影响,使南拳形 成了当地各具特色的,极其繁杂的不同流派。 广东的南拳遍及全省各地,主要流行的有洪,刘,蔡,李,莫五大流派,还有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侠拳,咏春拳,白眉拳,佛家拳,刁家教,岳家教,朱家教,昆仑拳,南极拳,儒拳等
简介:明末清初,午梅因父亲午乙堂得罪朝廷权贵逃命南少林,投奔儿时玩伴南少林弟子至善。至善为帮助午梅救父,创出惊世神拳“永春拳”。最终在南少林寺众僧及至善的帮助下,午梅救出父亲
武术是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有着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我国文明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弘扬传统文化氛围的日益浓厚,武术传承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永泰,拳术传人林章营默默坚守传统武术,为我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尊拳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CCTV.com 2007年12月24日 09:52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 李连杰称《霍元甲》是他的“收山”之作,因此从剧本的创作到拍摄完成,李连杰本人都完全参与,他主要是想通过霍元甲来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自己几十年的习武生涯做个了断。 霍元甲自小醉心武术,但由于自身患病的原因,父母都极力阻止他习武,他却在好友农劲荪的帮助下偷习拳术,并萌生了将霍家拳发扬光大,做津门第一的少年宏志。 父亲在与挑战者的对擂中,因仁让而惨败,还丢了性命,这让一直坚信霍家拳是津门第一的霍元甲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为了报复,也为了证明霍家拳的实力,他带着很重的胜负心开始勤练拳术,以图复仇且证明霍家拳才是真正的津门第一
这部《拳天下之拳锋》的故事情节让人印象深刻,《拳天下之拳锋》的拍摄场景也是让人念念不忘,《拳天下之拳锋》的台词对话更是语出惊人。这部影片是由导演王亮执导的动作,拍摄于2019年,并于大陆地区上映,上映后线上线下谈论的都是这部《拳天下之拳锋》的故事,《拳天下之拳锋》的片头曲,《拳天下之拳锋》的片尾曲,还有《拳天下之拳锋》的背景音乐和演员台词。《拳天下之拳锋》以国语语言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最终成了一部好看精彩的影片
生于1975年,原籍山东,现任大连无极内家拳功夫养生馆馆长。孙永伟12岁起习练少林拳、八极拳、硬气功。2000年有缘师从道家无极拳宗师物振世老先生,习练无极拳至今,2007年被2007年被吴老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尽得无极拳的连环掌、八卦掌、混元掌等无极门武术
石破天惊拳,又称激发天惊拳,是一种具有传统学问底蕴的武术。它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范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接下来,就让大家来看看石破天惊拳到底是什么吧! 石破天惊拳是一种融合了拳术、穴位按摩、内家拳术等多种元素的拳术
中国散打遭遇欧洲踢拳:疯狂打拳直接ko对手(搜狐视频) 义门功夫教育前身是安顺市跆拳道学校,有22年的办学历史,发起人陈发琳,是安顺跆拳道和散打创始人,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资质,有武术经营资格,独立培养了546名省级以上散打和跆拳道冠军。 义门功夫教育前身是安顺市跆拳道学校,有22年的办学经验,发起人陈发琳,是安顺跆拳道和散打运动创始人,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拥有武术经营资格。倡导行为教育25年,独立培养了546名省级以上散打和跆拳道冠军
本会的性质:本会是由陕西省红拳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教授在陕西地方传统拳种研究会的基础上组织红拳的正宗传人自愿结成的地方性、学术性社会团体;研究会是经陕西省文化厅批准,陕西省民政厅依法登记注册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社团组织。 本会的宗旨:认真贯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挖掘、传承、弘扬红拳文化遗产,保护红拳文化遗产,建立以红拳传承人为代表的传习所,逐步完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的保护机制。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红拳文化交流、展演活动
平阳白鹤拳,又称鹤拳、鹤法。相传由浙江人方七娘于清顺治年间首创。清嘉庆年间,白鹤拳传入平阳麻步雷渎,至今将近二百年历史
六通拳对我来说是缘份,我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找老朋友,在那里住下了几天,她带我去运动,她说这套是六通拳。从那时开始回来新加坡天天跟着VCD学习,在家学会全套之后到公园里天天练习,无形中引来一群人跟着我学习。有一位师姐好奇上网搜寻,她告诉我网站里有六通拳,我也上网去看看,看到六通拳有网址,我又再网址里学习六通拳的细节,把细节练对了,身体就好像一大享受
陈王廷 (1600一1680)亦陈王庭。字奏廷 (庭)。河南温县人
象形拳: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 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如鹰爪拳、螳螂拳、 猴拳、蛇拳、鸭形拳,以及八仙醉酒、鲁智深醉跌、武松脱 铐等,都属于象形拳,象形拳分象形、取意两种,象形是 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 取意则以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为主,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 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 汉族武术中的象形拳起源甚早,说是拳法鼻祖也并不为过,相传尚古之时已有“三人操牛尾以舞”为戏,汉魏时又有“五禽之戏”,少林象形拳是从传统承袭而来还是禅门独创,如今已无从考据,但其属少林武功中最早并至今占有重要地位的拳法却绝无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