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笔者〈两宋社会菁英家庭妇女佛教信仰之再思考〉一文之第二部分。文中讨论74位妇女之佛教信仰与实践,集中于南北宋之际及南宋菁英家庭妇女之佛教信仰活动。于伊沛霞〈虔信之妻〉所讨论之6位妇女外,另外补以68位北宋以后妇女之佛教生活之讨论,再确证妇女佛教修行方式多样性的观点。在显示两段时期妇女修行佛教之类似性与持续性之同时,本文并说明因政治、经济环境之变迁所造成修行上之不同与改变。笔者之讨论,证明某些修行活动之普及化与佛教中心之南移同步发生。这些修行上之改变,可用本文上篇所根据之五波罗蜜的分析架构来证明。本文对74位妇女不同修行活动的分析结果,得以下比例:布施16%,持戒22%,精进90%,禅定13%,智慧20%。虽然这种比例或未必能完全代表实际情况,但可以进一步证明中、上阶层妇女的佛教信仰与修行在层次上的不同,也可确证笔者上篇之观点:不论她们生长在儒家家庭或“佛教家庭”,妇女在修行佛教上的多重选择,是因她们在扮演女儿及妻子应尽之角色同时,也享有相当程度之宗教自主权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