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第101-102条,共102条数据. 柴静 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诗词歌赋中,最迷恋的是《诗经》。这两个字就好,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探求,透着沁人心脾的诗意。 虽然古人都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解开诗经的神秘面纱~国风篇(1版1刷) 诗经是三千年前的民风歌谣,内容牵涉广泛, 如以闽南语读诗经会比使用国语变得更顺畅有意义, 解析诗经时须敞开心胸、保持幽默、了解历史背景、动植物生态, 才能知道解析是否合乎常理, 避免落入以国语解析时穿凿附会、词意不通的困境。 本书以汉音解析,内容独树一帜, 与现在广泛的解析,有很大的不同。 先使用闽南语去理解经文内容, 努力还原诗经本该有的原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所确定的抒情传统、风雅精神、比兴传统,影响中国文学数千年。其优美的文句历经多年仍为人们广为传唱、引用,蕴含着巨大的文学价值。 本书分为“成书篇”“流传篇”“ 文学篇”三个部分
本文摘要:4月6日下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宪堂受邀为我校文史学院师生不作了为题《兴与〈诗经〉古文字以〈卫风硕人〉为事例》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在东区演播厅举办,报告会由文史学院院长刘畅主持人,文史学院师生代表参与。 报告会伊始,刘畅向同学们讲解了李宪堂教授,并对他的来临回应冷淡的青睐
诗经六义与六艺的区别?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该作品的年代是在周朝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篇数上一共有311篇。有一些人会听说过六义和六艺那么诗经六义与六艺的区别。 诗经的六议? 诗经六义基础知识?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摘要]:诗经多少篇 - 业百科305篇。《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诗经一书共有多少字?_作业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
李山,新葡萄京官网8455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学界诸耆宿。自1999年始任教北师大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