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头糖厂建于公元1906年,在日治时代曾是全台第三大厂。蒜头蔗埕文化园区由蒜头糖厂转型,蒜头糖厂不产蒜头,名称来自于所在地蒜头村而得名。园区内保有日据时代兴建至今的火车站、木造式员工宿舍,还有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介寿堂,令人发思古幽情。今日蒜头糖厂结合台糖特有的五分车,以蔗埕文化园区为主题转型朝观光休闲发展。
嘉义县的土壤与天候等因素,颇适蔗作栽培,因此在早期有台糖宝库之称,本厂曾经是全台第三大厂。但因近年来工业型态的转变,从国外进口的糖反而比国内生产的还要便宜,蒜头糖厂也逐渐减少产糖量。
园区内的百年制糖工厂为最大的特色,虽然机器皆已停止运作,但是厂方仍规划了一条参观路线,如蔗板、糖蜜等质物展示,在导览人员的讲解下,让游客能清楚了解蔗糖的制造流程。厂内的蒜头糖厂为古朴的木造建筑,可以在这里搭乘五分仔小火车出游去。列车自车站出发往太保、南靖方向行驶,车上的导览人员将为乘客讲解沿途田园景致,包括已逐年减少白甘蔗田。
蒜头蔗埕文化园区的百年制糖工厂相当值得参观,虽然机器皆已停止运作,但是厂方限用心地规划了一条参观路线,并有如蔗板、糖蜜等质物展示,在导览人员妙语如珠的讲解下,游客能清楚了解蔗糖的制造流程。
蒜头糖厂曾是日产量可达三千多吨的制糖所,是目前嘉义县内两座仅存糖厂中原料区域最大的一座,偶尔还有糖蜜列车开往新营的糖厂。厂内小巧的菜市场、福利社、办公室和宿舍,保持浓浓的日据时代风味;自成一套的小火车运送系统,除了满足火车迷,也让游客对早期台湾的领导产业-制糖,上了宝贵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