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间我国北方农民棉花种植中的辛劳·辛集老兵视线

用血脉和汗水
渗透了这片土地
用勤劳的双手将泥土捧起
用智慧和能力
塑造出自己的泥饭碗
风来雨去艰难地摆渡人生

农民只知道安分守业、耕种土地
农民只知道多交公粮、精忠报国
农民的精神可以和太阳相比
她滋养和抚育了人类
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但农民终究还是农民

中国农民万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国北方农业省份棉花的种植面积甚广。现如今棉花主要种植区域在新疆天山腹地。


在早些年间,生产队时期的北方农村,入冬后田间农活儿逐渐减少,摘棉花就成为了主要农活儿。


就是这简单的“摘棉花”农活,既不是体力活儿,也不是什么技术活儿,可就不是大老爷们干得精巧活儿,妇女们在此能大显身手。记得有一位男子被生产队长派去摘棉花,一天摘得棉花不及人家妇女摘棉花总份量的三分之一,那可真是所谓“有劲儿使不上”!


揪干桃儿,能把手指甲揪出血,晚间还要掰棉桃儿,早上交给生产队,按斤挣取工分。年景好的时候,一个工作日的工分九毛钱,那是比较好的生产队,有些生产队的工分还不到4毛钱。

就是现如今的我国北方农村,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区域少之甚少。农民们在棉花地里,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棉花从一颗棉籽落地,中间施肥、整枝、治虫,后期采摘,每一道工序都侵泡着农民老大哥的汗水,回忆起来都是满满地热泪。


社会在发展,我们也在进步,现在大型农机具的应用,解放了农民兄弟。


目前,机械化、智能化还将继续节省劳力,而棉花产业这样的发展趋势,将需要越来越多的高质量人才。相信在大势所趋下,我国的棉农将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生产力,身价越来越高。

欢迎评论、留言、分享!

辛集老兵视线

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