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最早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古人没有棉花是如何御寒的?

简单来说,用皮毛麻衣。

虽然人类利用棉花的历史很早,但在我国则比较晚,因为这玩意在我国没有,而是原产于古印度和阿拉伯。

棉花传入我国也有两条不同的路,第一条是从古印度地区传入,经东南亚而入海南岛与两广,或者经缅甸而入云南,大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第二条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从丝绸之路进入新疆,时间约在南北朝时期。

不过这些地方在当时都是偏远羁縻地区,与朝廷的联系并不密切,加上当时的棉花处理技术落后,并没有人发现这是个保暖的神器,而只是将其当作一种观赏植物。

直到宋末元初,棉花纺织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就是这一时期的人。

明朝初年,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敏锐察觉到了棉花的经济价值,便以政令的形式要求种植棉花,棉衣、棉裤、棉被等棉花制品这才走进千家万户。

那在此之前,古人用什么防寒呢?

最早使用的应该是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现在许多描述上古先民的影视作品都会把皮衣当作他们的主要衣物,一来是因为这样看起来原始而简陋,二来的确是那时候就有了这种衣服。

当然,动物皮毛也分三六九等,如狐皮、貂皮等,都是金钱的象征,一般人根本用不起,狗皮和羊皮倒是勉强可用。

还有我国的国粹丝绸,它在古代的保暖装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我国养蚕抽丝的技术起源于远古时期,但还是无法改变丝绸天生的劣势,蚕的生长周期长、蚕茧蚕丝出货率低等等,导致丝绸终归都是古代贵族或者富商的专利,只有他们才能享受到的御寒衣物。

事实上,古代百姓使用的最多的还是麻布制成的衣物。麻,通常指的是黄麻、苎麻、亚麻等物,麻布则指用它们的植物纤维缝制而成的布匹。由于原材料随处可见,且产量大、生长周期短,所以麻衣的价格比丝绸亲民的多。

当然,麻衣比起丝绸自然有许多不足,比如其纤维生硬,麻衣只能保证不会被冻死,无论是保暖效果还是舒适程度都比不上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