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9元,是真是假?价格虽好,只是迟了

棉花价格,是棉农关注的焦点,可以说,前期的棉花价格,用惨不忍睹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末了,棉花也没有超过6元每公斤。

今一大早,朋友打电话说,网上说,某地棉花9元一公斤。我说,你还有棉花吗,这的价格达到了9元了吗?朋友说,早卖了,每公斤按照5.8元卖的。我说,现在就是棉花15元一公斤,和你有什么关系?

棉农等价格等了一个月,也没等到价格的上涨。价格忽高忽低,始终没有超过6元每公斤。天气逐渐寒冷,棉花价格始终低迷。因为疫情,道路不通,就是周边的棉花价格好点,也出不去。棉农慢慢失去耐心,无奈之下,只能卖给附近的轧花厂。

【棉农过于看好种植棉花挣钱,当头一棒,醒悟,悔之晚矣。】

棉农这些年种棉花太顺了,高的产量,好的价格。农户挣钱的认知,就是种植棉花。

张三种植100亩地棉花拿钱35万,李四到地方种植土地500亩,拿钱100多万。身边太多的案例,种棉花就可以拿钱。本该安心种地的农户,心花怒放,跃跃欲试,找地、筹钱,不惜高价拿地种植。

有点文化的农户认为:棉花是战备物资,不可能跌价,从这些年情况看,应该可以;这么多人种植棉花,国家有棉花的贴补政策,即便是棉花价格不好,也有后面的政策补贴;农资涨价、地租上涨,种植成本上涨,棉花价格就应该上涨;再有,2021年的棉花最高时达到11元每公斤,再怎么今年棉花也不会多么的低。种种原因表明,今年种植棉花一定还会好。事实很打脸,末了,轧花厂给的价格也没有超过6元每公斤。

刚开始,采收后的棉农,看着艳阳高照,也向往着2021年的棉花价格。等待,要等到自己心目中的价格。也想着,只要棉农集体都不卖,轧花厂收不上花,价格自然就上涨了。天冷了,要腾地、犁地;连队住不成人了,要回楼房;一个月了还是这个价格;身边地块棉花都卖了,眼看棉花价格越来越低,一阵风似的都卖了。

【担心不拿钱还是那些高价租地户,种植身份地的棉农,不担心价格,也不存在亏损。】

我们说,种地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种植身份地。一个职工身份地50亩左右不等,不掏租金,除去成本就是净挣的利润。一亩地物化成本1600元左右,有的投入高点,达到1800元左右。按照每亩地400公斤的产量,按照补贴后的目标价格18600元,应该有7元到8元每公斤的价格。轧花厂给的价格多少都无所谓,只是轧花厂给你的价格低了,给别人的价格高了,补贴是一样,这样卖的低价农户综合价格就低了。

另一种是掏租金种植土地。2021年种植棉花农户拿钱,租金上涨,每亩地租金平均1000元左右,我们这租金一般都在1200元左右每亩地,有的高的达到1500元左右。今年市场价格不好,没有出现去年的棉花价格11元每公斤。我们也按照每亩地400公斤的产量,按照补贴后的目标价格7元至8元每公斤,刚才说不掏租金成本达到1800元左右,那么租金1200元,合计成本就已达到了3000元左右,这样算租地种的产值接近或者略高于成本,挣钱困难或者挣的很少。风险在租地种的棉农。

有人要说,产量高点就可以挣钱,有500公斤、有600公斤的甚至还有700公斤的。当然,最好能种出高产量。可也要清楚地知道,全疆的棉花平均产量才是每亩地380公斤。你能保证一定能种出高的产量吗?

【种地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天气、人为、土质、设施、品种及市场价位。】我们预算种地拿钱不拿钱,都是排除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就是以成本预算而言。其实种地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天气原因

霜冻:棉苗出来后,在“五一”前后。一场霜冻出现,棉苗可能就毁于一旦,重播势必减产。

冰雹:6月、7月、8月,天气有可能下冰雹,此时下冰雹,重播其它作物可能都晚了。

大风:新疆风沙大,特别是4月份的大风,个别地方处于风口上,遇有大风,薄膜飘起来、滴灌带刮走,要重播加大成本,苗还晚了。棉苗成熟期不够,造成减产。

早霜:我们说种地也要看天气,天气不好也会造成减产。秋季的时候,比正常年份打霜早,棉花成熟期不够,造成减产。

水情:“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或者关键的灌水期缺水,也会造成就减产。

土质:土质肥沃程度不同,同样的一块地,同样的管理,前半截和后半截不一样,地挨地不一样,后面的产量就不一样。

人为管理

平时的技术管理、人为的有无失误、管理的精细程度等,都与产量有关。治虫不及时、化调不合适,浇水没浇上或者低处淹了,也包括采收棉花不干净或者卖花没有在时间节点上等。

市场价位

过去农场实行的是“五统一”,不担心棉花价位,就是下雪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卖到加工厂,都是一样的价位。改制后,价位随市场走,虽说有补贴政策,但补贴都是一样的补贴,平时卖得少了,总的价位就会低。

【保持正常人心态,棉花还要种,科学、精细种田,提高产量,价格顺其自然就好。】

就目前来说,种植棉花还是比较稳定的。不管市场价格怎样的变动,至少还有贴补政策。最终的贴补政策棉花价格在7元至8元之间。按照正常的产量,种植身份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种植租来的地,租金要是高于难于承受的价位,可能就不拿钱了。

2021年棉花价格高位,出租地者,抬高地租,从原来的每亩地600元左右一下上涨到1200元左右。租地人认为种棉花可以拿钱,不惜高价拿地。在不知产量多少、不知棉花价格多少的前提下,贸然租种,显然情况都有不确定性。

往日,地头摆放整齐的棉花不见了,也有卖跌不卖涨的跟风,但还有零星可见的几户人家还没有卖。就是现在棉花价格再高,也和多数人无关了。

一些棉农抱怨今年价格低,明年不种了。真正不种地的是那些高价格拿地租种的人家,认为租金抬高已经超出成本范围,在产量、价格不确定的情况下,难有胜算。真正种植身份地的人,还是会要继续种植棉花。毕竟种植棉花,和其它作物相比,就管理和经济效益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