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成就一地美食。在会昌县,如果你仔细探寻,总能发现属于这里的味道。这里的豆干、米粉、酸水、脐橙、桔柚……总是让回味无穷,记忆深刻!今天,我们带来了张昕欣的作品,共同体验“舌尖上的会昌”。
老鼠粄是汉族客家小吃之一,源于广东梅州一带,因为其两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惯称粉为“粄”。因此称为老鼠粄。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饥,所以几乎全是米制品。在赣南地区,老鼠粄是很常见的美食。
《客家老鼠粄》以微纪录片的形式纪录了客家传统小吃老鼠粄和一对平凡夫妻22年坚守的故事。旨在传播会昌县的美食文化,也向大众真实地展示了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从泡米、洗米、磨浆、搅拌再到一碗热乎乎的老鼠粄,这是汪春福和邓九娣夫妻平凡的一天。
主人公的故事
邓九娣和汪林福是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人,两人早年在广东梅州做建筑行业,而后思乡情切,便回家乡做起了老鼠粄。从老集市到新集市,从小摊贩到自己开店,从五毛到两块再到七块,二十多年来,变得是吃老鼠粄的地方和它的价格,不变的是属于赣南客家人记忆中独有的味道。
邓九娣说:“来我们店里的基本都是常客,无论出去是出去打工的还是读书的,过节、过年回来的时候总要来店里吃上一碗老鼠粄。”“童年的味道”、“好吃”、“吃了十多年啦”,这是作者在拍摄的时候所采访到的顾客们对于老鼠粄的评价。
老鼠粄的制作过程
老鼠粄的主要原料用粘米,粘米以冷水浸几小时,后用机器磨成浆。
然后放锅里将生浆煮熟,生浆和熟浆一起放进桶里拌合成粄团。
将粄团放入特定的制作机器,便可擦出每条1-2寸的粄条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即可备用。
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碎、葱花、胡椒粉等佐料,味美有加。
留住家乡的味道
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留给当地人很多的记忆。无论是背井离乡的你,还是落叶归根的你,除了老家的人,便只剩下味道的牵绊。做的人在坚守,吃的人在寻找。无论你离家多久,回到家乡时,吃上一碗热乎乎的老鼠粄,总能让你回忆起童年的味道。
“只要我还在,我就会一直把老鼠粄做下去”这是邓九娣对自己的承诺,简单又朴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