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十八星瓢虫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成虫、幼虫在叶背面剥食叶肉,只留下表皮,形成很多不规则半透明的食痕。
防治措施:
(1)及时清理地块,收获后集中残株,深埋或烧毁,消灭幼虫和卵。
(2)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拍打植株,将虫子集中消灭。
(3)可用药剂有氯氰菊酯、菊马乳油等。
2. 蛴螬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块茎,进行咬食或钻蛀,使地上茎,营养水分供应不上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田间死苗和毁灭性的灾害。
在块茎上咬食成孔洞,易遭病菌侵入,引起腐烂,导致减产。
防治措施:
(1)农药防治:施用农家肥时,要经高温发酵,使肥料充分腐熟,以杀死幼虫和虫卵。
(2)药剂拌种,用种衣剂拌。
(3)药剂处理土壤。如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200~250克,加水10倍,结合新高脂膜喷于25~30千克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5~3千克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兼治金针虫和蝼蛄。
3. 金针虫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幼苗和幼芽。金针虫能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幼苗根茎部咬食,造成缺苗断垄。
结薯期,幼虫常在薯块上取食,造成大量孔洞。
防治措施:
防治这种地下害虫比较方便的方法是采用种薯包衣和播种时沟施药剂。
种薯包衣,可以选用70%噻虫嗪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按100千克种薯加药剂10-15克与种薯拌匀包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