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小地老虎

别名:土蚕、地蚕。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前翅黑褐色,有肾状纹、环状,纹和棒状纹各一,肾状纹外有尖端向外的黑色楔状纹与亚缘线内侧两个尖端向内的黑色楔状纹相对。

卵半球形,直径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棕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37~50毫米,黄褐至黑褐色;体表密布黑色颗粒状小突起,背面有淡色纵带;腹部末节背板上有2条深褐色纵带。蛹体长18~24毫米,红褐至黑褐色;腹末端具一对臀棘。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土豆的幼苗,在贴近地面的地方把幼苗咬断,使整棵幼苗死亡,并常把咬断的苗拖进虫洞。幼虫低龄时,也咬食嫩叶,使叶片出现缺刻和孔洞,也咬食块茎,咬出的孔洞比蛴螬小些,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冬季铲除田埂杂草沤肥,消灭越冬幼虫及蛹。

(2)在作物出苗前,清除田间杂草,用鲜草堆放行间,于清晨捕捉诱到草堆里的幼虫。

2.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 播前开2~4厘米浅沟,先在沟内施3%乙基硫环磷颗粒剂每亩3公斤,再播种覆土。

(2)毒饵诱杀 90%晶体敌百虫1公斤,加水10公斤,拌铡碎的鲜草或鲜菜叶100公斤,配成毒饵,傍晚顺作物行间撒施,每亩撒施4~5公斤,可收到良好的触杀效果。如用炒香的油枯粉代替鲜草,效果更佳。

(3)拌种 50%辛硫磷乳剂1公斤,加水5公斤,拌50公斤薯种。 土豆种薯切块后,每100公斤种薯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亮芒)12~16克兑水600~1000毫升进行拌种,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炕芽。

(4)喷治 幼虫三龄前及早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治。

(5)喷沟 在播种期亩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亮芒)20~25克+45%毒死蜱乳油(速斯本)80~100毫升喷沟处理。

NO2.蛴螬

别名:壮地虫、白土蚕、地漏子等。

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头部褐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数量的多少常为分种的特征。

危害特点:

在地下啃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根茎,致使全株死亡,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绿化工程施工填泥种草时注意考虑含沙量的问题,以造成不利于蛴螬生长的环境。

(2)利用一些合适路边及荒地种植蓖麻,毒害其成虫。

(3)利用成虫假死性,用人工摇树使成虫掉下地捕杀之。

2.生物防治

(1)利用卵孢白僵菌及乳状杆菌防治蛴螬;

(2)利用杀虫性线虫防治蛴螬;

(3)利用土蜂防治蛴螬;

(4)利用金龟长喙寄蝇。

3.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其盛发期用黑光灯或黑绿单管双光灯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

(1)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0~14斤混细沙30~50斤撒施后用水淋透。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0.4~0.5斤加细沙30~50斤(先用10倍于药液的水稀释后喷洒于细沙拌匀)撒施后淋透水。

(2)(拌种)种薯切块后,每100公斤种薯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亮芒)12~16克兑水600~1000毫升进行拌种,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炕芽。

(3)(喷沟)在播种期亩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亮芒)20~25克+45%毒死蜱乳油(速斯本)80~100毫升喷沟处理。

NO3.金针虫

别名:铁丝虫、铜丝虫、节节虫。

中国的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其中以沟金针虫发生最为严重,是金针虫类中的绝对优势种。

细胸金针虫,成虫黄褐色,体中部与前后部宽度相似,体形细长,密生灰色短毛,有光泽。卵乳白色,近似椭圆形。幼虫淡黄褐色,细长,圆筒形,月同部背面中央无纵沟,尾节圆锥形,背面基部两侧各有褐色圆斑一个,并有四条深褐色纵沟。蛹乳白色,近似长纺锤形。

沟金针虫,成虫深栗褐色,扁平,密生金黄色细毛,体中部最宽,前后两端较狭。卵乳白色,近似椭圆形。幼虫黄褐色,体形扁平,较宽,明部背面中央有一明显的纵沟,尾节粗短,深褐色无斑纹。蛹细长,乳白色,近似长纺锤形。

危害特点:

土豆金针虫为多食性地下害虫,主要危害幼苗和幼芽,能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幼苗根茎部取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结薯期幼虫常在薯块上取食,造成大量孔洞。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深翻土地,破坏金针虫的生存环境;或者在金针虫活动盛期常灌水,可抑制危害。

化学防治

(1)定植前 定植前土壤处理,可用48%地蛆灵乳油200毫升/亩,拌细土10公斤撒在种植沟内,也可将农药与农家肥拌匀施入。

(2)生长期 发生沟金针虫,可在苗间挖**,将颗粒剂或毒土点入穴中立即覆盖,土壤干时也可将48%地蛆灵乳油2000倍,开沟或挖穴点浇。

(3)种子处理 用50%辛硫磷、48%乐斯本或48%毒死蜱、48%地蛆灵拌种,比例为药剂∶水∶种子 =1∶30~40∶400~500。马铃薯种薯切块后,每100公斤种薯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亮芒)12~16克兑水600~1000毫升进行拌种,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炕芽。

(4)喷沟 在播种期亩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亮芒)20~25克+45%毒死蜱乳油(速斯本)80~100毫升喷沟处理。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田田淘

Hello,伙伴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