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薏苡仁

薏苡仁。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研究分析一下薏苡仁。国产货减产减产,进口货源源不断,三年低价的薏苡仁需求量突然增大,后市上涨空间几何?薏苡仁为药食两用类大宗中药材,在2023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受中药材行情普涨的影响,其价格也出现了10%-15%的涨幅,但是坚持的时间不长,上涨的后劲也不足,八九月份甚至出现了松动。

近几年市场价格的波动震荡幅度相对较大,频率相对较高,薏苡仁产新结束,今年薏苡仁行情又将何去何从?

·1,薏苡仁品种概述。薏苡仁又名薏米,苡米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是一味应用广泛的药食两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全国大部分地区皆有栽培。

但通过市场调研,当今薏苡仁的主要产区早已转移到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及周边的几个邻国,如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其实薏苡仁的主要交易市场也已转移到贵州的兴义州,当地药商多为采收、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是全国薏苡仁批发的最大集散地。

薏苡仁在我国曾经多个产区有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目前国产货基本只剩贵州省兴仁及周边市县每年有大量货源供应市场。另外进口货来自越南、老挝、缅甸等,颗粒要比国产货偏大,但是价格便宜。

·2,薏苡仁的市场行情及产地情况。

→玉林市场:薏苡仁近阶段正值产新初期,市场库存量一般,商家对其较为关注,行情也曾出现反弹。由于今年的产量不及前期,略有下滑,行情出现好转。

→亳州市场:薏苡仁近期亳州市场据产地反映,今年产量将有所下降,受此影响市场商家关注力度增大,但市场货源走动一般,行情仍保持稳定运行。

→安国市场:薏苡仁受产地产量减少影响,安国市场货源走销尚可,多是以小批量走动为主,实际成交客户增多,行情出现小幅度回升,市场商家关注力度较大。

·3,薏苡仁的历史行情趋势。薏苡仁的生长周期很短,而且又是市场上的大销品种,所以其行情常出现周期性的波动。2009年前多年价低,产区生产积极性下降,2009年产新后行情上涨,2010年突破20元,贵州货。一直到2012年产新前都是维持在较高的价位。2012年产新产量恢复,价格大幅回落,2013年又减种,产新价格重新上涨,一直到2015年产新前维持在17-18元之间。2015年产新后量增行情持续走低,一直到2018年维持了两三年的低谷。

到2019年薏苡仁库存得到有效消化,加上气候异常导致减产价格再次上涨。当年年底到2020年产新前的大部分之间里行情都是维持在20元左右的高位。受高价高效益的吸引,2020年贵州兴仁相关部门提供农资补贴,大力鼓励产区农户将薏苡仁作为地方重要产业发展种植。

当年产区面积大增,产量接近翻倍,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产新后库存积累行情又开始了明显的下滑。2021年最低不足9元,自2022年开始一直到目前价格都是在12-13元之间徘徊。

·4、薏苡仁的国内产量及需求量分析。

→产量:由于薏苡仁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目前主要集中在贵州兴仁县。2012年7月20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贵州省兴仁县"中国薏仁米之乡"的称号。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享县、望谟县8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国外(老挝、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等)进口的货源也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兴仁,加工后再转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因此薏苡仁产销基本都集中在贵州兴仁县,产量相对容易了解。

据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2021年薏苡仁产量为8.5万吨左右。

→需求量:薏苡仁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脾渗湿排脓等多种功效。除了用于配方和中成药生产原料外,也是保健品食品工业的生产原料。随着近几年人们保健美容意识的提高,薏苡仁在食用日化领域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但2020开始疫情导致薏苡仁食用需求大幅度减少,2023年需求是否因疫情解除恢复还不得而知。

据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2021年薏苡仁用量为7.7万吨左右。

→芡实:性味甘、涩、平。归脾、肾经。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等功能。用于梦遗2021年意以位用量为7.7万吨左右。2022年薏苡仁用量为7.5万吨左右。

·五、薏苡仁的库存与供应。2020年贵州薏苡仁的产量和库存量总体在8-9万吨,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量。经过这两三年的消化,库存得到了一定的下降。但是2020-2022年处于疫情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下降,薏苡仁的年销量也远小于以往的正常年份。所以至今年产新前其库存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丰厚的状态,保守估计在2-3万吨之间。

今年薏苡仁的需求已经逐渐恢复,虽然国内严重减产但是老挝进口米依然不少,预计有4-5万吨。所以综合国内的产量和库存,薏苡仁的货源供应量依然还在5-6万吨的需求量之上。

·六、薏苡仁后市行情研判。种植方面:薏苡仁自2020年产新价滑后,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开始下降。2021年生产有所调减,2022年种植面积依然不大,今年继续呈现产量减少的状态。

产地政策方面:这两三年由于收购价格低下,种植效益不好,产区政府不再鼓励薏苡仁的种植,但是也不限制生产,完全恢复了农户的自由发展状态,生产也交给了市场调节。

产量方面:今年薏苡仁的需求已经逐渐恢复,虽然国内严重减产但是老挝进口货依然不少,预计有4-5万吨。所以综合国内的产量和库存,薏苡仁的货源供应量依然还在5-6万吨的需求量之上。

综上所述:薏苡仁已连续低价近三年时间,并且种植面积也逐年大幅减少。由此判断薏米仁后市价格下滑的概率很小,该品市场需求巨大,一旦生产链受到破坏很容易迎来涨价行情。如今多数药材价格已高低价的薏苡仁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