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常见皮肤病常常被无视,医生建议一定要及时治疗

今天要讲的这三种皮肤病是“毛囊炎”、“湿疹”、“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到的几种病。

下面我举几个我临床上的真实医案,大家可以看一看中西医治疗这些病有哪些不同之处。

1、毛囊炎

毛囊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长在头部的毛囊炎第一是跟皮肤有关系,有人的头皮油脂分泌比较旺盛,然后容易引起这种毛囊炎。另外,毛囊炎和饮食、休息不好、睡眠不好或者压力大也有关系,所以我们能够避免的是饮食上尽量不要吃鱼、虾、海鲜、辛辣刺激的食物。第二、头上的毛囊炎尽量不要喝酒,然后注意休息,不要太疲劳。如果头上长了毛囊炎,可以外用一些消炎的药膏,比如百多邦软膏、夫西地酸软膏,还有红霉素眼膏,如果头部毛囊炎特别多,发作特别频繁也可以口服消炎的药物,比如头孢地尼、头孢克肟或者阿奇霉素口服都可以。

中医认识:

从病人体质考虑,该患者很怕冷、手足冰冷、胃怕吃凉的东西、食欲差、大便很稀,舌头淡胖,苔白腻,脉沉细,是个阳虚体质。

但头皮毛囊炎是上有热,治疗要清上温下,我给他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薏苡附子散”加减内服,用上附子、干姜、肉桂等大热之药。

用了这些药之后呢,不但毛囊炎没有加重,反而局部和全身症状都在好转,服药1个月左右,毛囊炎只偶尔发作几个,也不怕冷了,食欲也好了,大便也成形了。

分析:

西医更着眼于局部——毛囊炎是细菌感染引起,要抗感染。

中医更着眼于整体——该患者阳虚很严重(就像西医说的免疫力低下),比局部毛囊炎要严重得多,所以要先把整体状况调整好。

2、湿疹

在临床上把湿疹分为急性、慢性和亚急性三个类型。

一般来说,对于比较严重的湿疹需要借助药物的治疗,对于一些比较轻的湿疹可以通过自己生活的调理,就可以达到逐步的缓解和自愈。严重的湿疹,首先要用到止痒的药物,因为几乎无一例外的湿疹在临床中都会伴有比较明显的瘙痒,止痒的药物目前常用的像西药的抗过敏药物,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扑尔敏,还有现在比较常用的开瑞坦,这些都是可以选用的,这些抗过敏药物整体来讲副作用比较小,安全性比较高,所以不用太担心它的使用。但是对于常规抗过敏药物控制不了的,会用一些按普通话说,厉害的药物。

医学上我们叫做效用比较强的药物,会用到激素类的药物,这一类的药物因为副作用相对多一些,使用来说也有比较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这种药物的使用必须要通过大夫的指导。外用的药包括最常用的皮质激素类的药膏。皮质激素类的药膏起效比较快,使用比较方便,外用相对安全,所以在临床中还是经常使用的。对于一些比较轻的,局限性的湿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些慢性、亚急性反复发作的湿疹,有时候单靠外用激素的药膏是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的。还有一些特殊部位的湿疹,像面部或者生殖器的黏膜部位就不太适合应用激素的药膏,尤其强效的应用,还是要注意它的使用的适应症。另外,对于一些比较大面积的湿疹,在外用激素的药膏的使用上也会有所限制,这种时候还是需要求助于专业医生。

对于一些慢性容易复发的湿疹,中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来讲,中药还是比较温和,从系统服用来讲,它的副作用比激素要小,对于一些通过西药的治疗不能够达到长期有效缓解的患者,通过中药调理,改善身体的体质对于减少湿疹的复发还是非常有效的。

中医认识:

通过问诊,我发现病人有一个特殊的症状:就是长期腹泻,不管吃点辣的、还是凉的必定腹泻,因为这个病也做过肠镜,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吃过不少西药和中药,都没怎么好转。

根据舌脉等综合考虑,辨证为湿热证,我给他用了“半夏泻心汤”加豆蔻、砂仁,吃了3周后患者很高兴的跑过来和我说:医生,吃完你的药后,阴囊的瘙痒基本没了,大便竟然也成形了,这是几年来都没有的情况!

分析:

西医重视局部——认为湿疹是慢性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但病因不明,应该给予派瑞松(激素类外用药)对症治疗。

中医重视整体——认为该患者的湿疹和脾胃关系较大,脾主运化水湿,湿蕴化热,湿热下注会引起阴囊湿疹,所以应该用上调整脾胃的药,可以同时改善脾胃和湿疹。

3、荨麻疹

西医认识:

大多数荨麻疹和各种因素刺激引起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治疗应该先找病因,如可能是饮食、药物或某种疾病等引起。如果找不到病因,建议每天口服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对症治疗,然后慢慢减药,直到痊愈。

中医认识:

从患者整体症状来看,该患者主要症状有:半夜1到2点就定时发风团、睡眠差、口干、大便稀溏、舌胖大苔白腻,脉弦细重按无力,证属厥阴病,寒热错杂,我用的方子是:“乌梅丸”加减,连续服药2周,风团就基本没有发作了,只偶尔出现几个。

分析:

荨麻疹病因复杂,很多患者很难找到原因,在找不到病因情况下,西药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可控制症状。

用乌梅丸后基本治愈,也是从整体思路出发,调整了上热下寒的体质,纠正了阴阳平衡,荨麻疹就得到了自愈。

感谢您的关注,我是@皮肤科主任田新科,有任何皮肤方面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