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的说文解字,你见过黍吗?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黍字演变及...
《说文解字》:黍的字形演变及其趣谈。
黍是中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时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高等。今天的说文解字来说说黍字。
汉字黍从甲骨文开始演变过程如图。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黍和黍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凡黍之属皆从黍。
汉字去弹:"黍"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黍的形象,左下部的"水"表示黍成熟以后脱落下来的黍粒。金文右边是"黍"形的"禾",左边的"水"是代表脱落的黍子粒。小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把"水"移到了"禾"下。隶变后楷书写作"黍"。"黍"的本义就是黍子。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意思是: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子。
黍子是单子叶禾本科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叶子细长而尖,叶片有平行叶脉。籽实也叫黍子,淡黄色,去皮后俗称黄米,黄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性黏,常用来做年糕、酿酒。

"黍"又指用黄米做成的饭。如《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意思是: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
有一个典故叫"范张鸡黍",出自《后汉书·范式传》,说的是东汉时期,山阳金乡的范式和汝南张劭是京城洛阳太学里的同学,二人关系很要好。学业完成后二人约定两年后的九月十五日范式去张劭家拜访。转眼约期已到,张劭杀鸡煮黍准备待客,果然十分守信的范式走了几百里地登门拜访,让张家感动不已。后来人们就用"范张鸡黍"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义。

"黍"还是一种度量单位,我们在古书中还常会碰到"黍尺"一词。古人用一百粒黍子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这就叫做"黍尺"。横排的称"横黍尺",纵排的称"纵黍尺"。就是纵黍尺,横黍尺一尺等于纵黍尺八寸一分。后来"黍尺"也引申泛指较小的度量单位。

摘自:《说文解字全鉴》许慎/李兆宏等译。喜欢就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