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郑成功在外打仗得知,自己20岁的儿子郑经跟35岁的乳母生下孙子郑克臧,郑成功知道后,当场直喷鲜血,怒吼道:“发妻董氏、乳母陈氏和儿子郑经,全部都给杀干净!堂兄郑泰不忍跪在地上劝郑成功,但是郑成功心意已决,便让堂兄郑泰代自己执行。

1662年,那会儿是明末清初,乱得跟锅粥似的,人心惶惶。《论语》里头有句话,说“君子看中的是道义,小人眼里只有钱”,这话在那会儿,简直就是社会金句,人人挂嘴边。大家伙儿都讲究,做人得按规矩来,还得有股子君子气儿。可巧不巧,郑成功他们家这时候就闹出了大动静,整个社会都炸了锅。

郑成功,这位历史上的大腕儿,1624年在日本长崎出生,还是个中日混血的小帅哥呢。他爹郑芝龙,是海上的一霸,海盗界的扛把子;他妈则是日本姑娘。6岁那年,郑成功被他爹带回了中国福建,在那儿生根发芽。这小子打小就看他爹打天下,心里头那个军事梦啊,跟野草似的疯长。到了1638年,才14岁的郑成功就跑去科举考试,还中了秀才,够牛的吧!三年后,他又娶了当地大户人家的千金董氏,这董氏啊,才貌双全,对郑成功那叫一个体贴入微。没多久,俩人就添了个大胖小子,叫郑经。话说郑成功吧,他挺忙,没空老围着儿子郑经转,直接把他打包送到了南京进修。结果呢,郑经就成了董氏的“掌中宝”,宠得跟啥似的,结果嘛,郑经就跟着那帮士大夫的娃们,学起了泡妞那套。郑成功一看,哎呀妈呀,这儿子要废啊,心里那个疼啊。据说,他还对着郑经好一顿数落,可惜,郑经左耳进右耳出,跟没听见似的。

郑成功一合计,得,给他整个厉害媳妇管管他。于是,他瞅上了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乐乐,那姑娘,才貌双全,温婉贤淑,简直是完美儿媳的代名词。结果呢,郑经对人家不感冒,嫌她闷葫芦一个。结婚后没多久,他就跟郑成功说要找小老婆,郑成功虽然不乐意,但也只能咬牙点头。

这下可好,郑经彻底放飞自我了,小老婆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家带,对唐乐乐那是越来越冷淡。唐乐乐也是够惨的,跑去跟郑成功告状,结果郑经还是老样子,一点没改。

到了1661年,郑成功忙着收复台湾去了,郑经一看老爹不在,那简直是如鱼得水啊,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就把小老婆领回家了。唐乐乐她爹气得直跳脚,找上门来理论,郑经呢,还是那副“我就这样,你爱咋咋地”的德行。据说啊,郑经还在宴会上让唐乐乐下不了台,搞得她在郑家都快成透明人了。那天,郑经在大街上跟自家弟弟的奶妈陈昭娘撞了个满怀。陈昭娘,虽说三十五了,但保养得跟朵花似的,郑经一眼就看上了,俩人没多久就私下里搞起了小动作。据说啊,郑经还明目张胆地带着陈昭娘进出自己房间,完全不避嫌。没多久,陈昭娘肚子大了,郑经怕人知道,就把她藏外边去了,等孩子呱呱落地了才接回家。董氏夫人气得直瞪眼,但为了郑家的面子,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可这事儿吧,纸包不住火,最后还是被郑成功的孙女唐乐乐给抖搂出来了。郑成功那会儿正忙着打仗呢,一听这事,火冒三丈,立马派了亲信郑泰去传话,说是要把董氏、郑经和陈昭娘一锅端了。郑成功气得差点吐血,大吼一声:“把那董氏、陈氏,还有我儿子郑经,都给我灭了!”郑泰一看这架势,吓得跪地上求情,但郑成功铁了心,非要他动手不可。郑泰那小子,心里明镜似的,知道郑成功咋想的,可自个儿心里跟那麻花似的拧巴。董氏是郑成功的原配,郑经是亲儿子,陈昭娘也冤得慌。郑泰琢磨来琢磨去,干脆把郑经他们藏了起来,省得祸从天降。郑成功派人找郑经,跟猫捉老鼠似的,可郑经机灵,每次都躲过去了。郑成功被儿子气得直哆嗦,最后直接给气没了。

郑经一听老爹没了,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又伤心又庆幸。庆幸自己捡回条命,可心里那愧疚感跟大山似的压着。他接了老爹的班,当上了大佬。但这家伙吧,眼光短浅,野心大还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后来吴三桂造反,他站错队了,结果被清廷给咔嚓了。郑成功一走,郑经算是捡回条命,但心里头那疙瘩,比麻绳还乱,怎么捋都捋不顺。他自个儿也知道错哪儿了,可就跟石头沉了海,捞都捞不回来。老爹一蹬腿,爵位就落他头上了,郑家的大旗也得他接着扛。可这扛旗的本事,嘿,也就那么回事儿,风一吹就晃悠,跟根豆芽菜似的。

想当年,郑成功老爷子临了临了,还苦口婆心跟郑经说:“儿啊,咱得瞅着大局,别光顾着自个儿那点小九九。”结果呢,郑经愣是没往心里去,愣是往火坑里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