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骨支撑扇子扇面的骨架,它的造型直接关乎是扇子门面上的美观程度。市面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扇骨头型的类别有:古方头、和尚头、螳螂腿、波浪式、燕尾式、葫芦式、玉兰式等等······

扇子是包括扇骨与扇面两大模块,一直是密闭可分的。纳闷扇骨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这完全有赖于扇骨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原由有二。

其一:扇面是书画家的创作,而扇骨也逐渐发展成为书画家和文人们创作的艺术沃土;

其二:即使是竹雕艺人的作品,扇骨上雕刻的许多书画,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特别是雕刻家与书画相互合作,更使得扇骨制作日臻完美。

一般来说,折扇的优劣俗雅,在于扇骨和扇面两个方面。例如扇骨是什么材质,有什么刻工或特殊的工艺;扇面的纸料是否上佳,有什么特殊之处。

晚清 19世纪 折扇 扇面

果蔬图 折扇 设色

折扇没用时一般是将其聚拢起来的,通常人门第一眼看到扇子首先入眼会是扇骨。这就是凭借第一感觉来判别扇骨的优劣,也就是所谓的“第六感”。很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一柄上好的扇子,扇骨在整个扇子中占了很大的分量。根据一些文物行的老人们回忆,一些有身份的人,一扇在手,出怀入袖是身份的“道具”,而且这些人落座之后,常常要互相交换折扇欣赏品评。倘若扇骨出奇、扇面出自于名人之手,便会得到恭维称道。

因为在折扇中扇骨充当着一个门面作用,是人们品评扇子的第一对象,因此扇骨的制作从明代就已经在逐步的提高完善了。从材质上来说,肯定是竹木居多,随着人们欣赏品味的提高,只竹木是满足不了的了,于是一些高级稀有的材料(紫檀、海黄、乌木、黄杨木、象牙、牛角、兽骨、玳瑁、贝玉、金银铜等)加入进扇骨的行列。

湘妃竹尺二折扇

清代 人物双面彩绘折扇 设色纸本 女性用扇

清 黑漆描金人物花鸟折扇

清 檀木透雕折扇

19世纪 玳瑁素身折扇

清 象牙透雕庭园人物折扇

扇骨是一种文人雅物,表现出的雕刻技法是制扇工匠、艺人在中国书画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使得这个长不盈尺、宽不及寸的扇骨制作的精而又精,仅仅扇骨聚头处的形状都可以做到千变万化,且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复杂,呈现出让人眼花缭乱的艺术色彩,并以独具的魅力辉映艺坛。

扇骨聚拢处末端柄部的形状我们“头型”,头型在折扇刚开始兴起的时后仅有:

1、方头和圆头;

2、从日本传入的“和尚头”(在扇柄柄端制成几近球状)。

但随着时代发展,头型越来越多,且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一开始仅是在扇柄竹材形状上推奇出新,而后让象牙、犀角、玳瑁加入其间,有人统计,头型的样式竟高达120种之多。仅扇柄这么方寸之地,有如此之千奇万变,怎不让人叹为观止。

清 粤绣檀香木花鸟纹折扇

近现代 叶圣陶 郭传璋书画成扇 燕尾扇骨

特制马牙琴式扇骨 、古方形式扇骨、 排口和尚头式扇骨、 檀香大扇骨

1、直式方头扇

直式方头扇,其造型为一件既长而又窄的梯形条,简单到无法再简单的一种形态。

它可以算是是折扇扇骨的原始造型。原始的,必是简单、质朴状态。这种扇骨出现的时间较早并且使用范围也很广泛,在民国的时候人们对这种直式扇骨常冠以“仿古雅扇”的美名,所以也颇得人们垂青,一般的竹骨和乌木骨最喜用这种形式。直式扇因为没有螳螂腿式的“束腰”作为扇面和扇柄的分野,所以装扇面时不必考虑扇面与扇骨的长短。通常的扇骨其扇柄处较细,在扇骨的中段都有一个“束腰”。尔后突然加宽,以适应扇面的折叠宽度。为裁剪整齐的需要,扇面的高度都要略长于扇骨束腰处,在装扇面之前都要切掉三至五毫米。许多藏家面对名家的扇面舍不得切,但装上扇骨后拖长一截,颇不美观。但直式扇骨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采用直式且方头的扇骨形式的最多,也最实用。同时这类头型很可能是明末或清初时的古货。

【顶藏网APP】小叶紫檀 古方头 扇骨

【顶藏网APP】小叶紫檀 古方头 扇骨

2、和尚头(大圆、小圆)

和尚头型的扇骨在明朝时已出现,这种扇骨在聚头处即从扇钉为轴心成一圆状,有的成一圆球状,其圆而光亮如同和尚的光头,故俗称“和尚头”。但其分为大圆和小圆,小圆型之小,有时只是在扇骨柄端处略有一小球而已;大圆型就是俗称的“和尚头”,和尚头大多由一种扇骨材料“聚成”,再在两侧加扇钉处镶两片异质材料,如竹骨镶象牙、紫檀、乌木、犀角和玳瑁等这样的和尚头扇骨看上去典雅华丽,比起一般的扇骨有更强的艺术气息。所以和尚头扇骨即使素面无工,比起其他同等材质的扇骨来价格要高。

【顶藏网APP】小叶紫檀 和尚头 扇骨1

【顶藏网APP】小叶紫檀 和尚头 扇骨1

【顶藏网APP】小叶紫檀 银扇钉 和尚头 扇骨2

【顶藏网APP】小叶紫檀 银扇钉 和尚头 扇骨2

3、螳螂腿(蚱蜢腿)

螳螂腿型扇骨一名蚱蜢腿,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像昆虫螳螂、蚂蚱类的腿,上面较粗,下面很细。螳螂腿式较直式方头扇骨,其束腰处减少了用料,其风阻也随着减少,摇起来必然轻便。竹质扇骨大多采用这种形状(因其材质的特质而定的原由,木质的材料总会有疏密、疤眼之处,扇骨的束腰处正在中间部位,当扇子摇动时其受力最强,极易在此处折断,由于竹子内部结构紧密且有韧性,采用上好的冬竹作螳螂腿型扇骨,很少发生这类情况)。

螳螂腿型扇骨

4、波浪式

凡波浪式的扇骨其头型便不会采用和尚头或什么其他特殊式样,一般都是方头型或略带弧形的头型。其大骨小骨俱作弯曲如水波蛇行状,相邻的两根扇骨的波峰波谷相错,整个扇骨的下半部分如粼粼水波起伏,十分有趣。这类扇骨多见于九档和十六档大扇,尤其形式多用于透雕大骨或是镶帖乌木、兽骨类。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波浪式的扇骨的大骨不施浅雕,素骨为多,更显得扇柄处奇诡怪异。这类的扇骨并不属于稀有品种,但上面有镶帖工艺,则凸显华贵。

波浪式扇骨折扇

5、如意头

如意头是指扇骨的大骨整体似一柄如意。其实这种扇骨是日本式九档扇的一个变种,是将本来笔直的边骨变为如意般的弯曲状,在上端做成一个如意头,不仅美观,而且上端的如意头还使得与扇骨扇面的黏贴更加牢固。如意形的扇骨,一般小骨做成波浪式,其弯曲的边骨与起伏的小骨相映成趣,别有一番滋味。这类扇骨以竹制为多,间或有乌木等做的。

黑漆如意头竹扇骨

民国 7股如意形竹扇骨

6、燕尾、葫芦、玉兰等

扇骨的头型可达一百余种,真可谓不胜枚举。虽有如此之多,其实大致分为方、圆、尖、曲这几类。再有变化就是比较特殊的了。

如燕尾式是在扇端处中间凹进,呈燕尾形状,有的还按此形状镶上象牙、玳瑁等,愈显得奇特异常。

葫芦头型是尾端似一只葫芦,这样的头型也似一只瓶子,其圆润之状,手握之而颇感舒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头型。

玉兰头型,是似玉兰花状的头型。另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头型。其尖削如矛头,明代称其为“尖根”。这类头型不太多见,多用于十六档大扇,它使用起来“扎手”,不如圆头的扇骨好用,但外观还是颇有剔透之感的。

玉竹燕尾成扇

早期乌木玉兰头素面洒金折扇 (一件)

民国 水磨骨竹质葫芦头扇骨

7、细梢式小骨

该扇骨的特点是:**入扇面部分的那些小骨是呈骨梢细小、尖细;但是露出在扇面的外面部分的小骨却是宽而圆转(宽并且有倒圆角形式),这种形态多用于女扇、秋扇的制作居多。打开扇子时,扇骨宽而密,小骨排列的齐整且满,小骨与小骨之间没有露出一点的缝隙,显得整齐、别致。这种扇骨是秋扇、女扇所特有的经典款式。此类秋扇多为二十档或二十多档。女扇采用此类亦较多。材质有竹、棕竹、玳瑁、象牙等。但此类扇并非文人用扇,因是用以制作女扇居多,扇面的绘制通常只是一笔带过,文人气质薄弱,扇面档次过低

荷花图、成扇(女扇)

三十档描金女扇 扇面 三十档 描金纸本

九华全图 成扇 泥金设色纸本

晚清 广东牙雕粤绣女扇

顶藏网小编多年从业经验,辛苦手敲码字成果,请木友们支持原创,欢迎大家分享好文,并关注顶藏网头条号!顶藏网app,全站保真,中式收藏美物,中式雅致生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