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欢吃荞麦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还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荞麦面:一碗经典的日本美食之旅"


小时候,在享受丰盛的日料自助餐时,不论之前吃得多饱,总有一份冷荞麦面在最后,蘸上面露,凉爽而舒适。尽管父母总会说:“吃面食很快就把肚子撑饱了,太不划算!”,我却总不能免俗,仿佛是自己特有的结尾仪式一般。尽管当时我并没有太多关于日本料理的深入了解,觉得无非就是各种生鱼片而已,但对荞麦面的热爱,却已“情根深种”。


荞麦是日本本土的谷物品种,自772年元正天皇下“劝农诏”将荞麦纳入栽培名单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这种坚硬的外壳、苦涩的风味、粗糙的口感以及制作难度大的谷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制成粥、年糕或团子等。直到13世纪,临济宗禅师圆尔辩圆将中国面条和甜食制作技术引入日本,将这种谷物制成面条,将荞麦面引入寺庙。从此,荞麦面开始了它在日本的传奇之路。


京都,作为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中心,自然成为了荞麦文化的中心。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荞麦面仍然只在京都的寺庙制作,而乌冬面等更容易制作的面条更受欢迎。直到江户时代,荞麦面文化才在江户(即东京)迅速发展,原因有三:荞麦比面粉便宜,饱腹感强,适合不太富裕的江户市民。距离江户不远的信州产荞麦,容易获取。酱油和柴鱼的产量增加,使柴鱼汤的味道迎合了江户人的口味。因此,荞麦面成为江户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被誉为“江户三味”。


现在,荞麦面仍然是东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追求实惠而不是休闲体验,因此“立食荞麦面”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线。荞麦面的制作需要匠人的精湛技艺,每个环节都需要长时间的磨炼。日本有一句俗话:“切面三日,擀面三月,揉面三年”,来形容将干燥、松散且难以成形的荞麦面揉制成面团是多么困难。尽管如今一些荞麦面店在部分环节引入机械辅助以提高产量,但匠人精神仍然是关键,他们竭尽所能,用心呈现最高品质的料理。


荞麦面的口感与风味因地区而异,不同流派有不同特点。比如,更科荞麦以纯白的荞麦粉制成,味道高雅。砂场室町荞麦面加入大量鸡蛋,口感适中。而神田薮荞麦则以荞麦比重远高于同类的1:10而著称,兼具荞麦清新的芳香和顺滑的口感。


荞麦面的经典配料之一是天麸罗,有车虾天麸罗和搔扬两种,与荞麦面的清爽口感形成鲜明对比,仿佛阴阳相辅相成。而鸭南蛮荞麦面则以鸭肉和大葱为特色,温暖身心,成为冬季的美食选择。除了传统的荞麦面,现代创新也为荞麦面带来了新口味,如咖喱荞麦面、荞麦面寿司和荞麦火锅等。


在日本,荞麦面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从京都的寺庙到江户时代的江户街头,再到现代东京的荞麦面店,这种美食一直在不断演变和传承。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荞麦面都代表着匠人精神和对食物的敬意,这正是荞麦面如此吸引人的原因。


在品尝荞麦面时,无论是冷荞麦面还是热荞麦面,关键是突出荞麦面的顺滑口感和清雅芳香。冷荞麦面通常蘸食“面露”,这是一种以柴鱼昆布高汤为基底的调味汁,再加入酱油等。热荞麦面则以面露为基础,汤底的风味至关重要。无论是冷热荞麦面,都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配料,打造千变万化的美味组合。


最后,荞麦面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段承载着历史和传统的美食之旅。无论是在古老的京都还是现代的东京,荞麦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现了日本丰富的食文化。无论你是在传统的荞麦面店里品味匠人的精湛技艺,还是在现代创新的荞麦面馆里尝试新口味,荞麦面都将带你走进日本的美食世界,探索其中的无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