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马龙区复兴苦荞产业促乡村振兴
唐·白居易诗云:“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荞是我国具有悠久种植历史的粮食作物。据《云南通志》记载,远在唐朝时期,马龙荞丝就伴着云南白药、普洱茶、宣威火腿等,被云南马帮通过南方丝绸之路驮往印度、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马龙风物》中这样记载马龙荞丝:“县产较别属颇丰,人民多以之为荞丝,亦滇中食品也。”至清嘉庆年间,马龙区通泉镇北门街李仕膺,革新技术,提高了马龙荞丝质量和产量,到民国时期荞丝生产基本普及到马龙各家各户。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是摆在马龙区委、区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马龙农业人广泛调研,培育了马龙苹果、肉牛等优势特色产业,但晚秋作物尚是个短板。围绕补短板,马龙人找到了马龙苦荞。马龙苦荞除了具有良好的种植基础外,还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苦荞与甜荞相比,比甜荞即荞麦的营养价值高出很多,不用说生物类黄酮、维生素B2、各种氨基酸等等这些营养元素,就苦荞面粉膳食纤维而言,就远远高于甜荞面粉60%,甚至达到小麦的1.7倍,大米的3.5倍。在《本草纲目》《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以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也都有记载,认为苦荞具有安神、强心、止咳、抗炎、减肥、美容等功效,是降压、降糖和降脂的“三降食品”。马龙苦荞生长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马龙,高原环境造就了马龙荞麦优异的品质,加之马龙人历史传承的选荞、洗荞、晒荞、磨荞、打样浮煮、切片、画线等十多道工序,致使马龙荞丝享有“金条子”的美誉。
悠久的种植文化、营养和药用价值,使苦荞成为了马龙晚秋作物的优选品种。为将苦荞发展成为马龙晚秋优势产业,马龙区培育了品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大对苦荞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荞米、苦荞茶、荞壳枕等一系列优质农产品,年苦荞加工量达80余万吨,带动农户种植苦荞10余万亩,成为马龙区推进乡村振兴、促农增收致富又一个优质的阳光产业。
曲靖市马龙区农业农村局 高建宇 高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