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怒江峡谷孕育世代荞麦香 园区经济激活产业新动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怒江峡谷孕育世代荞麦香 园区经济激活产业新动能
——八宿县着力打造园区产业旗舰成就经济增长新引擎
新时代下,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动力和发展支撑来自何处?八宿县找到了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那就是着力打造园区产业旗舰,铸就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天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让我们走进八宿县产业园区,看看该产业园区是如何构建产业集聚平台?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和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

八宿县产业园区位于八宿县白玛镇珠巴村,于2013年正式开工建设,建设用地282亩,总投资1.2亿元。目前正式入驻的企业有民族工艺服装加工厂和拉鲁卡荞麦加工厂。
走进八宿县拉鲁卡荞麦加工厂,我们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苦荞茶、荞麦粉、荞麦枕头等荞麦系列产品。2015年,八宿荞麦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经过不断的创新研发,八宿荞麦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品。
西藏八宿县拉鲁卡荞麦加工厂副总经理 洛松卓嘎:这个是我们八宿县拉鲁卡荞麦加工厂现有的产品,总共荞麦系列产品有11种,八宿的荞麦已经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就取得了国际护照。我们现在的产品在整个西藏市场上占50%-60%左右,特别受西藏人民的欢迎。

荞麦素有五谷之王之称,而八宿县种植荞麦的历史已经有500多年了。如今就是因为这一粒粒金色的粮食,不仅成为了八宿县的一张名片,也成为推动当地农牧民致富的一个源头活水。
西藏八宿县拉鲁卡荞麦加工厂加工员 陈列曲培:我在这边工作有12年了,现在已经是厂里的一个管理人员了。以前没工作,家里比较困难,现在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有3500元左右,我家里也盖了新房子,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为解决加工厂生产原料的问题,加工厂提出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企业提供技术并承诺全部高价收购,协会协调种植、管理、收购等工作,农户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耕地或荒地种植, 实现了“产、销、购”长效机制。目前,加工厂带动八宿县荞麦种植面积达5500亩,2016年直接帮助周边农牧民创收达290万元。
八宿县白玛镇珠巴村党支部书记 嘎次平:我们村一共有182户,以前也不知道荞麦这个东西很值钱。现在荞麦加工厂在我们村子门口,大家都觉得这个有利可赚。荞麦对人体好,收购价格也高。我们村里已经有400多亩种荞麦,一年有将近40多万的收入,老百姓对种荞麦,比对种青稞、麦子有信心。

西藏八宿县拉鲁卡荞麦加工厂副总经理 洛松卓嘎:我们荞麦加工厂自成立以来,已带动八宿县四个乡镇共计2105户人员种植荞麦,年帮助农牧民增收70-8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带动农牧民增收将近800万元;逢年过节,我们全体员工会去慰问帮扶对象,为他们送去慰问物资,后期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我们也会更好地负起脱贫攻坚的责任。
如今,八宿县拉鲁卡荞麦系列产品已经伴随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势头,已经走向了全国各地。
八宿县淘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李媛:我们公司作为八宿县荞麦茶的一个销售平台,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在线下这一块,在我们所有的点站里面都铺有荞麦茶的产品,我们的客人通过线下品尝,觉得不错得话,就可以在我们得淘宝店铺和公司的APP里面下单,我们可以通过邮政,给客人寄到全国各地。通过数据显示,我们八宿的荞麦产品还是很受大众欢迎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让拉鲁卡荞麦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拉鲁卡荞麦加工厂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研究新的产品布局。
西藏八宿县拉鲁卡荞麦加工厂副总经理 洛松卓嘎:我们下一步的企业计划就是做荞麦速溶糊,荞麦速溶糊的设备我们现在已经引进过来,将近花了30多万元,荞麦速溶糊的推销有两个特点。第一,荞麦速溶糊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使用方便,跟燕麦一样直接泡了就喝;第二个,就是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研发荞麦速溶糊的新产品,带动农牧民收入,增加群众收入,增加企业的收入。

下一步,八宿县产业园区将继续坚持“以园区引企业、园区聚产业、园区带工业、园区促就业、园区带城乡”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产业集聚平台,充分发挥园区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强大支撑力,助推八宿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八宿县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 罗布占堆:我们八宿县紧紧围绕自治区和昌都市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县城区位优势、深入调研论证并合理布局,积极强大招商引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经有两家企业入驻,分别是拉鲁卡荞麦加工厂和民族服装加工厂,现带动困难农牧民40人。在福建第八批援藏队的大力支持下,已洽谈好两家新的企业,后期我们将引进更多的企业,把八宿产业园区发展为集生态、物流、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结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昌都广播电视台官方头条号和官方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