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让你不再担心买到日本“核污染区”食品!

导语:3月15日,2017年3.15晚会今晚举行,晚会曝光了“跨境电商出售来自日本核污染区食品”的乱象。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发生后,为了避免核辐射通过食品渠道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我国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0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允许输华的日本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需要日本官方出具原产地证明,而对于蔬菜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及水生动物、茶叶及制品、水果及制品、药用植物产品还需要日方出具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日本食品标签的知识。

一、基本信息

我国和日本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都会要求厂家明确标识产品的名称类别、配料表、重量、保质期、保存方法、产地等。但是,日本对于生鲜的蔬果、鱼类、肉类、水产类等食品要求必须贴标签,提供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而中国并未强制要求,在中国超市销售的很多蔬菜、水果、肉类等都没有标注产地、保质期等信息。

日本是比较重视食品产地信息的,如2011年日本地震时发生了核泄漏问题,福岛原来是日本最重要的大米、蔬菜、鱼类及牛肉生产基地,核泄漏问题发生后,福岛县出产的东西基本上无人购买。

二、营养标签

我国和日本的营养标签标注的内容基本一致,必须标注的有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可以选择性的按照卖点进行标注。

关于能量单位的标注有些不同,我国使用的是千焦kJ,日本使用的kCal。

而且我国的营养成分表上面要比日本的多一栏——营养素参考摄入量NRV%,可以直接看出食品中所摄入的营养素占一日推荐摄入量的多少。

三、安全信息

现在人们对安全信息也特别敏感,关于食品添加剂,我国和日本都要求详细标注,按照含量的多少依次标注添加剂名称。

对于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虾、蟹、小麦、荞麦、蛋、牛奶、花生等,日本强制要求标注出食品中存在的过敏原信息,而我国则没有强制要求,只是推荐食品企业标注,因为我国居民营养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居民蛋白质摄入不足,多说过敏性物质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若强制标识会造成居民不必要的恐慌,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配料表中识别过敏原信息,避免风险。

关于转基因食品,日本规定,如大豆、玉米、马铃薯、油菜、棉籽、苜蓿、甜菜、番木瓜这8种食物中有转基因,则必须标注。我国也要求在标签上醒目的标注出来原料是否转基因,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食品标签是消费者获得食品信息的重要途径,严格规范食品标签不仅有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与责任追究,也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合适自己的营养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