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川西园林,怎知不如苏州?

尽其当然

顺其自然的

淡然小青年

小宗

强势来袭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杜丽娘一往而深的传奇

便是从一句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开始

不走进幽远朴素的园林

如何能读懂春之神韵?

不穿越历史与文化的樊篱

也不会有对园林的惊艳

园林诗意

在于山水

挖湖推山

塑造地形

布置江河湖沼

辟径筑路

来源于自然

又创造自然

所以,园林是中国人诗意的栖息之地

在川西同样也有属于自己园林

川西名园的特色

以“清、奇、幽、秀”为风貌

以“飘逸”为风骨

诠释着川西独特人文与自然的情怀

崇州罨画池公园

入唐时画境,池波寄意无穷

罨画池位于四川崇州,素有川西名园之称。罨(yǎn)画,意为彩色的画。

此园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蜀州任官时,留下不少吟咏罨画池美景的诗篇。站在湖心亭内,美景尽收眼底,碧波荡漾,绿荫婆娑,所谓“亭立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如今,池内荷花胜景虽不复存在,但池畔红梅之盛仍驰名川西,琴鹤堂、问梅山馆、湖心亭、望月楼等建筑古朴典雅,诸景点之间或云墙环护、花木掩映,或曲径相爱、枝叶相接。

听诗观画亭,位于罨画池边西侧入口。陆游在蜀州(崇州)两任通判,留下不少吟咏罨画池的诗篇,人们可以在亭子里边赏诗文,边享受如画的罨画池美景。

位于罨画池湖面中央的罨画亭,初建于道光三十年至咸丰元年,为四重檐攒尖木构方亭。站在亭子中央,微风从湖面吹来,带着微微湿意,赏眼中美景,听耳畔清风,让身心都沉浸在幽静之中。

▲罨画亭

罨画池现存清代各个时期,建筑5946平方米,单体形制多样,屋面造型富于变化,可谓集清代建筑艺术之大成。

▲月波亭

园林景观营造上,罨画池取意川西山水,在自然典雅的基础上融进江南风格,幽静玲珑,自成特色。

▲爽心榭

罨画池南岸,有鹤琴堂和问梅山馆,问梅山馆相传是陆游任蜀州通判时的书房。陆游生平酷爱梅花,他的不少咏梅诗词便作于此馆。

这是水面风来菡萏香,又称望月楼,依墙筑于假山上,为赏月、观荷之佳境。

▲半潭秋水一房山

到了金秋时节,罨画池内,随处可见金黄的银杏随风飘落,其情其景,如诗如画。

1

崇州罨画池公园地址

地点:成都市崇州市正东街54号(近罨画池公园)周荞面

新都桂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如果在荷花盛开的时节,则是一块璀璨的红宝石,光彩夺目;又好象是谁在光滑如玉的青绿缎面上精工绣成的一朵连枝带叶、和烟邑露的鲜花,那便是新都桂湖。 ——钟树梁

在钟树梁的文章中,新都桂湖的美景跃然纸上,让人心生神往,不禁想将桂湖美景一览无余。

“杨柳楼台”,是湖上的一处好景致,它左对“交加亭”,右揖“小锦江”,在丝丝垂柳的掩映之中,遥望湖心的点点风荷,使人悠然意远。

如果说桂湖是一朵鲜花,升庵纪念馆就是它的精蕊;也可以说纪念馆和夏荷秋桂是桂湖的三绝。

一入桂湖,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荷叶荷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举目一望,只见稀稀疏疏的红莲绽放在碧绿的荷叶之上。

坐在“杭秋”的栏干边。但见一缕阳光从云缝中穿出,透过树林,照到升庵纪念馆前,渐渐地纤云尽散,光满人间。

湖山湖水,被日光映照得波光粼粼。天上晴空万里,田田的荷叶上却有着干万颗明星。荷叶荷花,轻轻摇动,好象有人在荷田之间凌波微步,来往穿行。

数百里绿云如海,把佳湖包裹在中心;桂湖里的万柄绿叶又重重护卫着升庵纪念馆,身处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仔细嗅一嗅,空气中还有绿植的清香……

忘却俗世的烦忧,静静的游走在园林之中,没有目的,没有终点

2

新都桂湖地址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桂湖中路109号

杜甫草堂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杜甫草堂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公元759年岁暮,杜甫来到成都。次年春天于朋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一颗高大的楠树旁盖起草堂。

旧唐书记载,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草堂博物馆

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

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景区周围浣花溪水萦绕,石桥勾连,竹林掩映。亭台池榭,点缀怡然,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古朴肃穆,别有情趣。

3

杜甫草堂地址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

选一处风景,依山傍水

草长莺飞,修身养性

居陋室而吾心不陋

择一城终老,宜人气灵

云淡风轻,座谈杯盏

享年华而吾心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