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后看荞花

兰州日报

关注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意思是不经意间走到门前,远望野外的田地,月光明亮照耀,荞麦花洁美的姿态就如同白雪。

立秋前后,正是黄土高原上荞麦花盛开的季节。沿坡而上,一畦畦、一片片、一块块、一层层、一垄垄的荞麦花,清淡中夹杂着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蓝天、白云、青山、村舍,惹得无数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形成一幅独特的乡村美景。此时,摒弃一切喧嚣杂念,心中自有一个荞麦花的王国,静静地将自己置身在这花海,没有纷争,没有烦恼,灵魂深处只剩下片刻宁静。

行走荞麦花海,粉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荞麦花竞相绽放、随风摇曳,绿色的叶片、红色的枝干、粉白的小花,细细的麦茎,挑着沉甸甸的花铃,像恬淡的女子,着一身素净花衣。

站在金色的田野上,嗅着成熟的味道,看天空湛蓝、白云如絮,看荞麦花给大地涂抹上一层花香,大地啊,仿佛从时光深处走来的一个美人,香气四溢。多想抓住风的一角衣袂,轻轻地合拢双手,掬一捧花香在手中,留住这丰收的气息。满载着无限希望,心里早已喜悦无比,禁不住感叹:“又是一个丰收年!”瞬间想起了荞花蜜、荞面饸饹、荞面搅团、荞面油饼、荞面凉粉、荞面鱼鱼、荞面黄黄、荞面油圈、猪血荞面煎饼等与荞麦有关的美食。

荞麦,花一样的质地却长出棱角分明、全身是宝的果实,着实令人惊叹。据百科上讲,荞麦别名净肠草、甜荞、乌麦、三角麦等,一年生草本。其实,它不光长在黄土高原上,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据医书上讲,荞麦的营养价值较高,就连荞麦皮,都是绿色环保的枕头馅儿。枕着荞麦皮枕头,软硬适中,凉不着热不透,可以活血通脉、镇静安神。

有时遇上干旱,种下的豆子、胡麻、土豆等不出苗,就得补种,被补种的首选作物就是荞麦。荞麦补种到地里没多久,就会齐刷刷地从地里钻出来,红秆秆绿叶叶,煞是好看。长着长着,粉嘟嘟的荞麦花就次第开放,非常亮眼。此时,漫步村道,各色的荞麦花争奇斗艳,宛若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要赶着去参加团体舞蹈比赛。

家乡人口中流传着很多与荞麦有关的歌谣和农谚,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荞麦花和荞麦的特性。荞麦花纯洁、柔弱,从不低头;美丽、可爱,寄托耕耘者的希望。“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荞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当年种下去就能收。小麦收成不好的时候,乡亲们会像押宝一样,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荞麦身上。“七月荞麦八月花,九月荞麦收到家。”“头戴珍珠花,身穿紫罗纱,出门二三月,霜打就归家。”荞麦最善解人意,往往能解人所难。在无霜期很短的地方,它能赶在霜冻之前,干净利落地打个“短平快”,籽粒好像一夜间就饱满了,挥镰收割后就能吃到嘴里。“荞麦面,白如雪,做出粑粑黑似铁。”荞麦收获后,脱去荞麦壳,就可以将果实磨成荞麦面做粑,或者熬成荞面糊。颜色很黑,味道很香,但吃到嘴里又怪怪的。“荞三菜四麻一晌。”意思是荞麦播种后三天、白菜四天、麻子一晌午的工夫就出苗了。“出土到开花,八九就到家。”“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就到家。”说的是荞麦从种到收只要七八十天。

荞麦花开,不壮烈但却辉煌,不伤感但实难忘,不浓妆但极淡雅,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其生命如此之轻,又如此之重,也许这更显示出它高洁。

□刘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