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财,舍命,不舍莜面:莜面美食,舌尖上的享受

莜面是内蒙古中部、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北部老百姓的传统主食,其营养丰富、抗饥耐饿,民谚夸赞“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被誉为“口外三件宝”之一。

莜面美食,舌尖上的享受

莜面好吃饭难做,要吃上一顿香喷喷的莜面,需经过“三生三熟”的加工制作过程。“一生”是指把莜麦粒舂去麸皮,“一熟”是指把舂去麸皮的莜麦粒炒熟,“二生”是指把炒熟的莜麦粒磨成面粉,“二熟”是指和面时要用开水烫熟面粉,“三生”是指把和好的面团搓捏成“鱼鱼”“窝窝”等形状,“三熟”是指把搓捏成形的生饭蒸熟。

“一熟”炒莜麦是个技术活,需要眼观、鼻嗅、手摸、心感觉。火候恰到好处,炒出的麦粒香喷喷、黄灿灿,用这样的麦粒磨出的面粉白生生,做出的饭食筋道道;火候不足,磨出的面粉腻乎乎,做出的饭食没筋骨、酥歪歪;火候过分,磨出的面粉黑黢黢,做出的饭食色泽孬、苦兮兮。炒莜麦也是个热闹活。哪一家炒莜麦都有三亲两友来帮忙,大家一起干着活计,一起拉着家常,一同朗声戏谑着,一同开怀大笑着,间或还有孩子们的打闹声、哭喊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灶膛中莜麦秸熊熊燃烧,炒锅里莜麦粒袅袅飘香。炒麦燃麦秸,麦在釜中惬;本是同根生,相煎亦相偕。莜麦秸的轻烟与莜麦粒的馨香交织在一起,浅吸一口微微呛嗓,深吸一口沁入心脾。

炒莜麦

在炒莜麦的时候,孩子们首先饱尝到丰收的果实——“黄莜麦”。农人们辛苦了一年,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不少忙碌,该让他们嘴里有点美食了,第一锅就炒黄莜麦。炒锅里是一笸箩莜麦粒,还掺着一簸箕胡麻籽,拌着一大把咸盐面,父亲笑嘻嘻地翻炒着,孩子们眼巴巴地围观着。十来分钟之后,莜麦粒的颜色焦黄入眼了,胡麻籽的油香氤氲入鼻了,脆生生、香喷喷,吃在嘴里有嚼劲、咽到肚里堪回味的黄莜麦炒熟了。孩子们腰弥(方言,指衣服的口袋)里装满了黄莜麦。

巧媳妇做莜面美食

“一熟”炒莜麦考验的是老公的技艺,“三生”做莜面美食可就要看老婆的巧手了。 搓莜面鱼鱼的大案板足有三尺长,巧媳妇两只手双管齐下,每只手下并排放四个面剂,随着双手的不断搓动,在双手后就出现了八股细细长长的莜面鱼鱼,莜面鱼鱼滚动着身躯,宛然有生命的鱼儿。蒸熟之后,往那羊肉蘑菇汤里一泡,真如鱼戏池中。

莜面鱼鱼

再看那推莜面窝窝的砖,不知道经过多少块莜面的摩挲、多少滴麻油的浸润,光滑、润泽,就像一方古砚。那书法家用古砚写出龙飞凤舞的佳作,这巧媳妇用这方石板也会推出令人啧啧的窝窝。她右手背上驮着一块面团,食指与中指一挤,一小块莜面就到了她手掌心里,随即顺势一推,推窝窝砖上就出现一片与鸭蛋形状、大小都相仿的莜面片片;然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起面片,在空中画一个圆弧,那莜面片就卷在了食指上,一个莜面窝窝就成形了。一盏茶的功夫,一笼莜麦窝窝就推好了。窝窝们一个紧挨一个,粗细大小一模一样,就像是用模子塑出的一样,真像一个符合数学法则、具有几何美的蜂巢。

莜面窝窝(也叫莜面壳篓篓,有人写作莜面栲栳栳)

山药(马铃薯)是莜面伴侣,和上它可做成餽儡、山药鱼;做馅儿,可包成莜面饺子、卷成莜面囤囤。搓山药鱼是个力气活。首先,把山药焖熟剥皮,放入大铁锅里捏碎,再放入适量的莜面,然后巧媳妇把袖子挽到肘部以上,俯下身子使劲揉杵山药和莜面,揉杵的力度越大、时间越长,做出的山药鱼就越筋道。揉杵到一定火候,手下的面团变得既筋道又糯软。这时就可以把这一大块面团分解成一个个大小刚刚好的小面剂,面剂被她用巧手赋予鱼的形状。看着面前的这一大笼山药鱼,巧媳妇笑了,生活美满,连年有“鱼”,谁说不是呢!

山药鱼

莜面囤囤又叫“老汉背行李”,还叫“卷子”。做法是把面团擀成一张大薄片,在其上敷满一层山药馅儿,然后卷成一个长条,再切成小段。想象一下,像不像一卷卷行李?再想象一下,像不像一个个装满粮食的囤?挨挨挤挤一大笼“囤”,整个一个丰收年啊!

莜面囤囤(也叫莜面卷子、老汉背行李)

“三熟”之后,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莜面,经过巧媳妇的巧手揉搓与慧心点化,不仅外形整齐柔滑,可观可瞻,而且还有了灵魂,可感可悟。这哪里是做饭,分明是进行艺术创作!这一笼笼、一屉屉的莜面美食,图案是那样精美,神韵是如此的灵动,看着就有食欲,可是这么美的艺术品怎么忍心下口呢!

胃饱肚圆之后仍意犹未尽,还有一道“灌缝”的程序。碗中尚余残汤,兑上开水,就是一碗高汤,喝起来既有滋味又能解渴,原汤化原食,人们戏称为“灌缝”。

莜面美食大全

莜面有个“犟脾气”,一旦离开了“家乡”,就没办法做出味香可口、形状规整的美食了。无论蒸的时长时短、火大火小,总也蒸不熟,瘫软狼藉。既然莜面去到外地“水土不服”,有酷爱吃莜面的人,为了能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莜面,就不辞辛劳带去了家乡的水和土,结果依然是大失所望。也许是他对莜面的一片痴情感动了上苍,一天他刚刚蒸上莜面,突然断电,一看表仅仅蒸了两分钟,心想这次一定会更惨不忍睹。没想到揭开锅一看,是熟的样子,外形也还算规整,尝了一口,差强人意。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皇天专佑苦心人”?

“哥哥在那半山腰腰,头戴那个草帽,身穿着夹袄,二猫腰腰,手拿上镰刀,嘘喽喽嘘喽喽喽,嘘喽嘘喽嘘喽割莜麦。”听着这悠扬的二人台山曲儿,吃一碗喷香的莜面,那个惬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