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莜麦甲天下
莜面,也称裸燕麦,俗称“油麦”。是内蒙西部部分老百姓非常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可以做成形态各异的成品,吃法也是非常简单。那么,大家吃了这么多的莜面,那么他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莜麦属于大宗栽培作物,在我国已经有2500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的西北,华北等地均有栽培。
莜麦的来历历史悠久,相传,汉武帝时期战事不断,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匈奴经常骚扰汉地,造成了大量的人畜损失,人民苦不堪言,正常的生产生活无法继续。消息传到中央,汉武帝大怒,随即命大军前去征讨。可是游牧地区的匈奴大军忽东忽西,作战不定,给汉军造成极大损失。军队屡战屡败,加上汉军的补给全靠长安从内地及各郡征调,补给环节薄弱很容易遭到打击。而游牧民族的骑兵,靠掳掠为主,随军自带干粮,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战越勇,令汉军十分头痛。于是武帝采纳了大将军卫青的建议,命随军驻地垦荒,以供军需,并从各郡征调大批劳力调往当时的河套地区,使汉军的实力大增。当时别的农作物在当地产量有限,大臣莜司向武帝敬献一种新的谷物,此种一经播下,生长迅速产量很高,后大量种植。汉军食后,耐饥寒、经酷暑,军力大增,最后大获全胜。汉武帝非常高兴,亲自率众到河套地区,犒劳三军,并封敬献谷物的大臣莜司为大将军。并亲自为这种谷物取名为为莜面。从此,这种谷物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
说完莜面的历史故事,再说说莜面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吃完耐饿,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这句俗语也就是说吃饱了油炸糕可以走四十里的路,吃饱了莜面可以行三十里的路,吃饱了乔面饭走不出十里路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当然这句俗语有夸张的成分,但也以幽默的形式告诉了人们莜面耐饿的这一特点。由于莜面不容易消化,因此又流传着“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滚水正好好”这一句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