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集宁纳尔松酿业有限公司

乌兰察布市集宁纳尔松酿业有限公司,其前身为集宁制酒厂,坐落在集宁区纳尔松河畔,纳尔松为蒙古语,译汉为青松不老。纳尔松历史悠久,在其附近发掘的元代集宁路遗址出土文物中存有酿酒作坊和大量酒具,元青花高足杯、釉星红玉壶春瓶现存于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明代时期,此地建有多处酿酒缸坊;清末民初,平绥铁路后。外地商人和小手工业纷纷入驻集宁,粮店、磨房、油坊、缸房日益增多。据历史推算,纳尔松郭勒河畔的集宁有着上百年的酿酒历史,被誉为“自古佳酿河中流,醉倒龙虎卧山头”。

1949年4月,中共绥东地委接到了接收了集宁的所有缸房,成立了集宁第一家地方国营企业,起名集宁制酒厂,是全区酿酒行业的骨干企业,1976年末,在内蒙古轻工科研所以沈怡方为主,范忠仁、刘克敏、托亚等工程技术人员及制酒厂李景如、刘润全、张秉强、袁思勃等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开始研制以芝麻香、蕉香为主体香型的优质白酒,1979年研制成功并投产。根据纳尔松郭勒河命名的“纳尔松”酒,是国内名酒行列中第一个用蒙古族语言命名的优质酒类产品。研制成功的芝麻香纳尔松酒于1979年获得内蒙古重大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先后参加过两次全国评酒会;1984年荣获轻工部优质铜杯奖。

1999年企业转型改制,并更名为集宁纳尔松酿业有限公司。在白酒行业著名企业家穆勇的带领下,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的经营现象,一边强素质、抓质量,一边引技术、寻合作、求共赢,“有梧桐不愁凤凰来”,与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合作近12年,依据汾酒品牌和生产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了生产规模,提升了产品质量,同时也创建了全国销售网络。

目前公司占地面积140余亩,注册资金1亿元,资产总额3亿多元。年生产原浆白酒能力达10000余吨,库存储备原浆达到8000余吨;拥有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灌装线10条,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现有员工256人,各类技术人员60人。现有员工创新室1个,检验设备齐全的化验室1个,在白酒研发、品评和理化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现有2项发明专利和9项外观设计专利。目前是内蒙古同行业中上规模的企业之一。

与时俱进求发展,企业政府共担当。乌兰察布市被农业部颁发地理证书北纬41°是全国**燕麦生产基地。公司依托乌兰察布燕麦黄金产地的优势研发创新燕麦酒。公司于2016年4月份组建燕麦酿酒小组,选用乌兰察布优质燕麦与东北优质高粱、三大香型的发酵曲、三大香型的发酵工艺进行为期6个月的酿酒实验,最终确定了70%的燕麦、30%的高粱、清、浓、芝三种香型的发酵曲,并采用传统发酵工艺酿造出独 具麦香味的燕麦酒。2016年底确定了生产工艺以来开始规模酿造燕麦酒,现储存燕麦原浆酒约2000吨。公司本着酿造优质燕麦酒并窖藏3年上市的经营理念于2019年7月19日推出第一款纳尔松燕麦酒,获得了消费者良好赞誉。

1994 年“纳尔松”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内蒙古老字号”,连续七届被内蒙古品牌大会委员会和内蒙古品牌建设促进委员会评为知名品牌和优秀品牌;2006 年企业通过了 ISO9001 国际体系认证;2009年“纳尔松酒制作技艺”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列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年被自治区有关部门评获为“内蒙古名片和价值品牌”;多次获得金融系统颁发的“重合同,守信誉”牌匾和“诚信”奖杯;历年被乌兰察布市评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曾多次被乌兰察布市工商业联合会评选为“公益之星”和“扶贫助济”先进企业。2018 年被乌兰察布市统战部、宣传部和民委评为民族团结示范企业,2019 年荣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颁发的“中华传统好食品”称号,被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内蒙古市场发展促进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企业;2020被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为“诚信示范企业”,被内蒙古农牧厅评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获得乌兰察布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
供稿:纳尔松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