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高粱,高粱的栽培技术,要做到土壤的耕作与施足底肥

今天一诺带大家了解一下高粱的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一、土壤耕作

科学合理的土壤耕作,目的是创造合理的耕层结构,建立适于高粱生长发育的水、肥、气、热诸因素的动态平衡。在山东省一些地区高粱为春播,在另一些地区则多为夏播,其土壤耕作的内容与要求也不相同。

1.春播高粱的土壤耕作

春播高粱是在冬闲地上播种,其土壤耕作可分为冬、春、播种前和田间中耕几种。由于一般认为田间中耕是田间管理的一个内容,因此,这里只谈春播高粱播种前的土壤耕作。

冬闲地一般要求冬前深耕晒垡。冬前深耕可以将死土变成活土,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便于接纳雨雪,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同时,深翻还可以将田间杂草和前茬作物落叶翻入地里,腐烂成为肥料,增强土壤肥力。深翻的另一优点是可以把一些土壤越冬的害虫卵蛹、幼虫等翻至地表冻死,减轻来年杂草和害虫的危害,为高粱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冬前深耕以早耕为好,因为早耕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使土壤休闲,利于改良土壤性状,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过多的蒸发,使土壤保持较好的墒情,为春季整地打下基础。

冬前耕地的方式和方法因土壤情况而异,土层较薄的地可以浅耕,土层较厚的地可以深耕,但深耕也不要一下子耕得太深,逐步加深耕层效果较好。沙壤土和盐碱土可以只耕不耙,使耕层土壤充分风化,也有利于保持住雨雪,还能减少返盐。但在粘土地区,若无水浇条件,往往形成大坷垃,冻不酥,耙不烂,遇上春季干旱少雨时,整地就比较困难,往往影响正常播种,所以,这种地区最好冬耕冬耙,保摘工作从冬前就开始,以达秋雨冬雪春用的目的。

春季耕地应注意多耙、多耮,力争保墒。一般要求顶凌耙地1~2遍,以后遇雨必耙。冬前深耕并施入基肥的一般不再耕,没施基肥的,可以于播种前结合施肥浅耕细靶一遍。沙土地要少耙湿耙;淤土地要多耙细耙;盐碱地要热犁热耙,多养小坷垃,有利保苗。

2.夏播高粱的整地

夏播高粱前茬作物主要是冬小麦。由于小麦收获后气温高,湿度小,蒸发量大,雨量少,土壤跑墒快,加上此时农活比较集中,造墒播种比较困难,所以,夏播高粱很容易错过适宜播期,常言说,"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耧",意思是说夏播作物及时播种很重要。夏播高粱要想适时早播,应掌握以下原则:有条件搞麦田点播套种的,应尽量安排套种;没有条件套种,但有水浇条件的,应尽量于小麦乳熟后期浇麦黄水。

小麦收获后,如果墒情很好,可以尽早耕、耙、及时播种;如果墒情尚可,可以考虑浅耕灭茬,然后播种,或者干脆不灭茬,生茬播种;如果水源及劳力条件都许可,也可以于麦收后,先造墒,后播种,这样易拿全苗。高粱苗期耐旱能力较强,出苗期对土壤水分要求也较玉米为低,所以,高粱抢时播种,即便苗期降雨很少,或不降雨,也不致于把高粱苗旱死。一般到6月底山东省雨季就会到来,苗期干旱对产量影响不大,所以,即使是铁茬播种也比因落墒而不能正常播种好得多。但在墒情不太好时,应注意播得稍深一点,播后镇压,以防落干。

二、施足基肥

基肥也叫底肥,是播种前结合整地而施的肥料,一般是先均匀地撒施于地表,然后用犁翻入下层土壤或者用圆盘耙等翻进土壤。基肥分为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是基肥的主体。常见的有土杂肥、厩肥、人粪尿和绿肥等,其特点是肥效较慢,持续时间较长,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具有很好的养地作用。化肥品种较多,内容丰富,常见的有氮、磷、钾肥或复合肥及微肥,其特点是肥效高,但持续时间短,有些化肥比较适于作基肥,如磷肥、钾肥及碳酸氢铵等易挥发分解的肥料。

夏播高粱施用基肥较为困难,因为麦收后常常来不及施用。所以,在小麦一高粱一年两熟轮作制中,基肥的施用多是在小麦播种前,高粱收获之后。由于有机肥料和磷肥肥效较长,小麦播种前多施基肥对高粱仍有相当大的作用。一般而言,小麦播种前施用基肥较多的地块,种植高粱产量较高;反之,基肥施用较少的地块,不但小麦产量不高,夏播高粱也不高产。春播高粱一般有较充足的时间施基肥,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施用。基肥的施用量并不严格,一般亩施土杂肥2米,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铵15公斤即可。春播高粱施用有机肥容易失墒,所以施用时要注意保墒。实践证明,春播高粱结合冬耕施肥效果最好。

这篇文章关于高粱的相关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这些作用可以帮助到大家遇到所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掉,好了,那我们就下次见吧,谢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